昔日陽光華夏
菲律賓遣返風波 國民黨進退失據
菲律賓將十四名台灣籍罪嫌遣返大陸一事,在台灣引發軒然大波。馬英九政府宣布召回駐菲代表,檢討菲勞政策,並批評相關單位反應遲緩。其實,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今次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完全是因為國民黨政府處理事件進退失據。
這次由菲律賓與中國公安部共同破獲的電訊詐騙案,罪嫌採用近年新興的犯罪手法,由兩岸嫌犯共組詐騙集團,利用電訊手段進行跨國跨境詐騙,他們把基地設在東南亞國家,並以詐騙台灣與大陸民眾為目標。今次案件是中國公安部與菲律賓警方於去年十月合作破獲,北京要求將被捕人員悉數遣返大陸。
但是國民黨政府認為,此舉矮化了台灣的「主權」,台灣外交部發出連串抗議,甚至威脅對菲律賓進行經濟制裁。國民黨添油加醋在先,使事件迅速升溫,民進黨更是上綱上線在後,將事件定性為台灣「外交休克,史上最嚴重挫敗」,蔡英文甚至要求重新檢討兩岸外交休兵政策。如此一來,國民黨反而陷入進退兩難,左右不是人。
實事求是地說,菲律賓將嫌犯遣返大陸並沒有錯,因為中國與菲律賓有外交關係,菲律賓認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認同北京是中國的正朔,再說,同案還有十名大陸籍罪嫌,而詐騙案的主要受害者及其罪證都在大陸,所以遣返大陸合情合理。至於國民黨所說的「台灣主權」並沒有多少國家承認,馬英九若是體認到這一點,睜隻眼閉隻眼便可以大事化小,沒想到國民黨偏要小題大做,結果自尋煩惱。
小題大做 自尋煩惱
事實上,如果馬英九當局承認「九二共識」,就應該認識到兩岸關係應該大於國際關係,事件完全可在兩岸內部消化,畢竟海協會與海基會之間早有遣返協議,只要大陸將台灣罪嫌遣返台灣,便可萬事大吉,何必愈鬧愈大,沸沸揚揚,讓國際社會看盡笑話,更授柄於政治對手呢?
至於台灣當局以經濟制裁威脅菲律賓,更屬不智。台灣與菲律賓的關係早就邊緣化了,修補尚且來不及,遑論制裁。而且台灣也沒有多少制裁本錢,過去一年台菲貿易總值不過八十億美元左右,而大陸與菲律賓的貿易額高達二百五十億美元。更重要的是,菲律賓是東盟成員,正享受中國東盟自貿區的重大商機與利益,台灣以經貿作籌碼恐嚇菲律賓,迫使其放棄大陸投向台灣,這現實嗎?
今次事件純屬茶杯裏的風波,卻折射出馬英九假統真獨的本質。自從馬英九上台後,兩岸外交休兵,台灣收穫諸多紅利,如今馬英九又重提「名分」、「主權」,實際上是得寸進尺,逼大陸作出更多的讓步。五都選舉之後,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已發生微調,對大陸變得強硬起來,只不過拳頭藏在「不獨」的面紗之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