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改名換姓 豈止勞民傷財

「文化搭台,經濟唱戲」成為內地城市經濟發展的不二法門,為此一些城市挖空心思改名換姓,跟名人攀親,與歷史結緣,以求城市名稱更加醒目動聽,但如此一來,不知又要耗費多少民脂民膏。

湖北襄樊經過多年努力,去年終於改名為襄陽。最近又傳出河南鹿邑為了爭得「老子故里」的稱號,向國務院提出更名為「老子縣」。類似的情況還有,河南新鄭市想改為軒轅市,湖南新晃侗族自治縣與貴州水城縣都想改為夜郎市,湖南耒陽市改名蔡倫市,陝西西安市改名為長安市等等。

各地熱衷於城市改名,表面上是強化所謂的歷史認同感,實際上是希望提升城市知名度,並通過一系列的造城運動來進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官員們期望「一改就靈」,當局卻要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以襄樊改名襄陽為例,僅公章招牌改動一項,至少就花了一億元,這只是表面上的浪費,而商業、民間因改名造成的經濟損失更不知有多大,這些損失又該由誰來承擔?以及由此帶來的居民諸如郵寄、證件變更等種種不便又由誰來負責?

官場浮躁 經營政績

其實,一個地方能否吸引商家和遊客的眼球,主要是由該城市的地理環境、人文素質、文化內涵所決定,衞生、交通、氣候狀況等也是參考因素。精明的商家、挑剔的遊人絕不會僅僅因為一個響亮名字就去投資、去旅遊。如果一個城市換上聽起來很有內涵、很有歷史厚重感的名字,但內部建設空洞無物,人文素質低劣不堪,最終也只能是門前冷落車馬稀。

城市更名熱潮的背後,是官場湧動的浮躁幻象。當這種騰飛幻象與現任官員的短期政績聯繫到一起時,往往容易碰撞出更名的衝動火花。可是,如果地名也成為政府官員經營政績的實驗地,今天定一個,明天改一個,中國城市的發展,恐怕永遠只能滯留於海市蜃樓之中。

既然各地熱衷於改名換姓,為甚麼不改得徹底些?汪精衞生於廣東,乾脆就將廣東省改為「汪精衞省」,李鴻章生於安徽合肥,就把合肥市改為「李鴻章市」,以此類推,屆時神州到處是汪精衞省、李鴻章市、西門慶縣、潘金蓮鄉、秦檜村,顯得中國多有文化啊!天安門廣場上的孔子一定樂得合不攏嘴。

一個地方是否能夠快速發展,是否能夠迅速騰飛,不在於使用了甚麼響噹噹的地名,也不在於借鑑了甚麼牛皮哄哄的古人,而是看當地政府能否腳踏實地的從實際出發,心繫民眾,情牽民心,幹出一些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發展的得民心、順民意、為民生的好事實事。如果掛羊頭賣狗肉,數典忘祖,這種為城市亂改名的做法,不過是勞民傷財、好大喜功的瞎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