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曾有採礦場、四十年代末揚威東南亞的歷史鮮為人知。隱藏於馬鞍山村山坡上的多個礦場,曾養活不少家庭,有教會更到此開設學校及救濟中心,協助生活困難的礦工家庭;六十多年過後,學校已演變成教堂,最近更活化成集工業、宗教、鄉村遺產及人文價值於一身的「鞍山探索館」。教會負責人指,馬鞍山村的「240礦洞」遺址及選礦場,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考慮定為三級文物建築,該教會今年三月將開辦導賞團,讓參觀者走進礦洞,重溫南來礦工一段五味紛陳的血淚史,品嘗片糖蒸包等礦村農家菜,承傳鞍山堅毅精神。

馬鞍山村部分區域曾為礦場。

禮拜堂復修後,將於三月提供日營及導賞團。

不少工友在昔日到礦洞工作,可養活一家人。(信義會提供)

馬鞍山村仍留下少量礦石。

著名的片糖蒸包。

參與導賞團可品嘗昔日的礦村美食。

恩光堂昔日向礦工家庭提供援助,不少人受惠。(信義會提供)

何春蓮(左一)認為礦村生活煉成她不怕困難的性格。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於一二年展開「活化恩青計劃」,斥資三百九十萬元為馬鞍山恩青營(恩光堂)進行第一期活化工作,復修禮拜堂、信義小學及學生宿舍,並於今年三月開始提供日營及導賞團。該會服務經理樊文韜指,上世紀不少國民黨員在內戰後逃到馬鞍山村採礦維生,馬鞍山村成為東南亞獨有、出產高質素磁鐵礦的礦場,高峰期有過萬人居住,七十年代才告衰落。

認識原始爆破過程

樊文韜稱,村內的礦洞遺址在本港境內絕無僅有,導賞團會走到礦洞,認識原始爆破過程,「礦工勘探時會拎隻雀入去,如果隻雀死咗,就代表有毒氣,要撤退。」樊指,礦工生活艱苦,早出晚歸,「一個人養十口人」。為補充體力,食物普遍多油、多糖,衍生出不少獨特的礦村食品,例如片糖蒸包、腐乳饅頭、豬油渣炒青菜等,隨團市民可品嘗當日懷舊美食。

現年六十三歲的何春蓮,童年於馬鞍山村居住,生活匱乏,任礦工的父親早出晚歸,她負責照顧八名弟姊妹,何憶述信義小學當年只有四間課室,老師需同時兼教兩班,礦村的生活煉成學生不怕困難的性格。

探索館將於今年三至五月期間,逢周六及日開放,有意參與導賞團的市民可致電2350 9728查詢,費用為每人八十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