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藥價降不停 無奈百姓沒感覺

國家發改委決定降低部分藥品售價,原本是毫不起眼的消息,但當局高調聲稱這是近年第二十七次調降藥價,結果惹來民怨沸騰。為甚麼藥價連降幾十次,老百姓一點感覺都沒有,依然是看病貴、看病難?戳穿西洋鏡,所謂藥品降價,其實不過是當局粉飾太平、自欺欺人的把戲。

發改委決定,自本月二十八日起降低一百六十二個品種、近一千三百個規格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新售價比現價平均降低兩成一,預計每年可減輕消費者負擔近一百億元。據稱,在過去七年間,類似的降價已有二十六次。

藥價平均每年降四次,力度不可謂不大,但實情是,市場上的「便宜藥」一降價就消失,醫院開的還是貴價藥。譬如心臟病急救藥「硝酸甘油」,○七年降價後每片定價不到五分錢,可是減價文件一出台,代理商隨即停止進貨,醫院停止開方,藥廠停產,從此市面上再也找不到硝酸甘油,取而代之的是五花八門價格昂貴的救心藥,消費者未蒙其利,反受其害。

最荒唐的是,一次次降價令,非但沒有限住價格,反而讓價廉物美的傳統藥物消失得無影無蹤,病人無可選擇,只能被迫買價格翻番的新藥。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降價,苦了百姓,益了商家,別說二十七次降價,就算降價二百七十次、二千七百次也是白搭。

以藥養醫 百姓遭殃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藥品一降價就改頭換面、漲價上市,背後有一條寄生在藥品利潤上的利益鏈。眾所周知,藥品流通靠醫生的處方,醫生不開藥方,藥品就賣不出去,當下大小醫院奉行「以藥養醫」的盈利體制,藥品收入可佔醫院收入的七至八成,醫生用藥只選貴的,不選對的,而藥價尤其是常用藥的售價一降,動的是醫院的財神,哪個醫生願意「見義忘利」?

更何況,醫生開單提成早已是公開規則,藥價一降,回扣就少,誰還會開售價五分錢的藥方?誰也不開處方,廠家商家無利可圖,此類藥品只能下架,走進「降價即死」的胡同。不僅如此,藥品降價還造成了藥物濫用日趨嚴重,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大病小病都輸液,在過去一年中,全國總共用了一百零四億瓶輸液,以十三億人口計,相當於每人輸液八瓶,遠高於世界水平。

執政者說的比唱的還好聽,可惜與民眾的真實感受天差地遠,如今上醫院看個感冒動輒都要數百上千元,藥價降來降去與百姓有甚麼關係?事實證明,中國的醫療體制病入膏肓,醫衞系統貪腐成風,當局只有釜底抽薪,斬斷利益鏈條,從根本上徹底改變醫院以藥養醫、醫生收取紅包的機制,才能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否則,N次下調藥價都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