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食品保安全 內銷食品賺黑錢

內地食品安全問題天怒人怨,其實內外有別,對外出口保安全,內銷卻問題多多,不法商人大賺黑心錢。這種內外有別讓國人心寒,而當局監管不力,更讓天下人失望。

中國是世界上人造有毒食品最發達的國家,餐桌簡直就像化工原料堆填場:米用石蠟加工、油是溝渠油、豬有瘦肉精、蝦蟹含激素、米粉放吊白塊、酒中攙工業酒精、蔬菜殘留農藥、腐乳染工業顏料、木耳以硫磺熏製、醃熏食物靠防腐劑、雞蛋可以人造等等。黑心商人在食品加工中濫用化工原料,使得中國人的肚子愈來愈像化工廠。問題食品的氾濫,無異於對中國人民的慢性大屠殺。

令人憤怒的是,中國出口的食品卻是按國際標準嚴格檢查,不敢出一絲差錯,但內銷的食品卻放縱不管。廣東國資委黨委書記劉富才稱,出口的產品就能保證安全,賣給國內的就含有有害的物質,「這不是製造水平的問題,而是良心的問題」。劉富才將政府的監管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完全無視監管無力的現實。

出口食品所以嚴格檢查,主要是企業承擔的是終身責任,出現一點問題,商家和監管部門都有連帶責任,因此無論是生產商還是監管部門都不敢馬虎,盡職盡責,一絲不茍。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如果國內的法律再嚴厲一些,監管力度再大一些,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其實是完全可以搞好的。

雙重標準 崇洋媚外

當前的中國,凡是洋人關心的事,便大辦特辦急辦,而攸關老百姓的事卻可以拖着不辦。最簡單的例子,中國可以辦好奧運亞運,卻辦不好春運;中國可以保證外銷食品安全,卻無法保證內銷食品安全。似乎在當局的眼中,洋人的人權就高過中國人的人權,這豈不是政府層面的崇洋媚外?

中國食品安全的根本問題,主要是有法不依、有法難依、執法不嚴。當局對那些黑心商販的打擊處罰毫無威懾力。前廣東省人大主任黃麗滿指出,食品安全的立法只是紙上談兵,根本落實不了。一方面食品安全缺乏標準,莫衷一是,眾說紛紜,另一方面檢測網絡不健全,需要有人、設備和錢。黃麗滿的說法,不過是將問題複雜化了。

其實,食品安全標準很簡單,就是國際標準。美國人怎麼吃,中國人就怎麼吃,歐洲人甚麼要求,中國人就甚麼要求,將這些標準引入中國,有何困難?至於人力資金,更不是問題,中國有的是人,待業的大學生那麼多,為何不用他們呢?中國可以買上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難道會沒錢去搞食品監管?

黑心商販和失職官員犯的並不是一般罪行,而是種族滅絕罪,當局追究他們的罪行,不僅要讓他們傾家蕩產,甚至要讓首惡分子家破人亡,以此警示,食品安全這條高壓線碰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