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為叢驅雀 人才流失堪憂

孟子說:「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港府無能,施政混亂,回歸以來一事無成,漸漸失其心失其民,導致本地大學生紛紛北上求存,人才不斷流失,前景堪憂。

愈來愈多大學畢業生為形勢所逼,不得不轉往內地發展,這不僅是為香港敲響警號,更是對港府的當頭棒喝。大學生寧願離鄉背井,部分甚至矢言短期內不會回流本港,也許是看好內地的發展,也許是追求個人的理想,但更大的原因是本港工資低又看不到前景,已無法為他們提供發展空間。正如學者指出,本港經濟過於側重金融和地產,令許多大學生學無所用,港府再不正視,隨着大量人才的流失,必將進一步削弱本港競爭力。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去年一項針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七成受訪者願意北上發展,尋找更佳工作機會,認為內地實習機會可提升就業競爭力;八成五受訪者看好希望投身的行業,認為未來五年在內地發展前景樂觀;反而看好香港前景的只有六成。大學生除了用腳向港府投下不信任一票,亦以實際行動揭穿所謂「金融業可以養活一千萬人」的謊言。

事實上,大學生畢業變失業早已不是甚麼新聞。儘管近年本港經濟有所好轉,惟大學畢業生依然無法受惠,教資會數字顯示,○九年大學生失業率達百分之三點二,較○三年沙士後高出一倍。許多大學畢業生為了餬口,不得不接受超低待遇,根本顧不上能不能學以致用。反觀內地,隨着經濟急速發展,很多公司求才若渴,機會愈來愈多,前景愈來愈廣闊,待遇也愈來愈高,因此吸引了大批在本港苦無出路的大學生北上謀求發展。

香港留不住人才,表面原因是失業率高企,薪酬待遇每況愈下,而深層原因則是本港產業結構單調,獨沽金融一味,許多大學生無法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十幾載寒窗苦讀,結果毫無用武之地,情何以堪。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周邊地區的激烈競爭,港府抱殘守缺,不思進取,大學生完全看不到前景,在這種情況下,香港還有甚麼值得他們留戀的呢?

當然,回歸後,港府曾經提出不少宏圖大計,一時鼓吹經濟轉型,一時提倡六大產業,甚麼港甚麼中心,吹得天花亂墜。可惜,吹者自吹,本港經濟轉來轉去還是在原地踏步,甚麼港甚麼中心固然一事無成,六大產業也是無影無蹤。今年是內地「十二五」規劃開局,香港首次被納入其中,但定位並沒有任何新意,依然是所謂「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可見香港始終還是在吃老本。問題是,老本還能吃多久呢?實際上,香港除了在金融方面還有一點優勢之外,全球第一貨櫃港地位早已拱手讓給新加坡和上海,貿易和物流中心到底還能維持多久,實在是很大的疑問。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二十一世紀是創新時代,最重要的是人才。環顧全球,從發達國家到新興經濟體,無不想盡辦法吸引人才,爭奪人才。而香港政府卻是為淵驅魚,為叢驅雀,不僅沒有創造條件吸引外地人才,甚至連本地人才也留不住,實在可悲。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