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
  • 年關將至,又是辦年貨的時候。內地官媒早前刊出攻略,教內地民眾到上水和上環購買價廉物美的年貨。由此看來,儘管香港租金水漲船高,本地市民早就感受不到價廉物美,但在內地人眼中,香港依然是個購物天堂,不能不算是美事一樁。

    問題是,中港矛盾愈演愈烈,特別是北區早就被水貨客攻陷,官媒再火上加油,是不是添煩添亂呢?昨日粉嶺裁判法院一個早上就處理逾二十宗水貨客違規帶奶粉出境的案件,其中一名水貨客更被判囚。裁判官慨嘆,法庭處理水貨客的案件史無前例地多,雖明白這是社會問題,但情況已經失控,單靠罰款並無阻嚇力,部分人甚至拒絕繳交罰款,法庭連發出拘捕令都有困難,大有束手無策之感。

    歸根究柢,內地沒有做好食安監管,才是水貨問題無法解決的原因。今時今日,內地食品已是假劣毒的代名詞,單是奶粉,不是飲到BB變大頭娃娃,就是變成結石寶寶,內地家長怎麼可能放心?香港是最就近的地區,食品安全有信心保證,內地民眾不求於香港,還能怎樣?所以說,內地貪官奸商一日不消失,水貨問題只會繼續惡化。

    上水日前有水貨倉被人縱火,可見水貨問題已令人忍無可忍,下一步會不會有更嚴重事故發生,真是不敢想像。港府計劃在落馬洲開設購物城疏導內地客,但願不是得個講字。

    李信怡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