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天氣回暖,又踏入腸病毒爆發高峰期。衞生防護中心接獲今年首宗兒童感染腸病毒的嚴重個案呈報,一名未滿月BB仔,因發燒到急症室求醫,診斷為腦膜炎後入院治療,經化驗後證實感染腸病毒,現於新生兒特別護理部留醫,情況穩定。

    防護中心昨表示,男嬰二十二日大,過往健康良好,本月二十日起出現發燒和焦躁,同日晚上到聯合醫院急症室求診,二十一日凌晨入住該院新生兒特別護理部治療,臨床診斷為腦膜炎。男嬰腦脊液樣本和肛門樣本經初步化驗後,證實對腸病毒呈陽性反應。男嬰最近沒有外遊,家人沒有病徵,防護中心繼續調查感染源頭。

    幼兒抽筋發燒速求醫

    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表示,每逢三月尾踏入四月,開始愈來愈多腸病毒及手足口病爆發個案,五月更是爆發高峰期,若腸病毒嚴重入侵可致腦膜炎或心肌炎。他以公立醫院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為例,每年約有一至兩宗腸病毒個案併發腦膜炎,一旦併發腦膜炎,有三分之一機會令腦部受損,甚至死亡。大部分腸病毒感染個案沒有明顯病徵,他提醒家長,若發現年幼子女發燒或抽筋,應盡快帶子女求醫。

    腸病毒透過直接接觸病人鼻及喉嚨分泌而傳播。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此個案是今年錄得首宗兒童腸病毒感染嚴重個案,去年全年有二十一宗,無人死亡。實驗室確診的EV71腸病毒個案,今年至本月二十四日有兩宗,但沒有嚴重併發症及死亡。去年有六十八宗EV71腸病毒個案,當中十一宗有嚴重併發症,有一人死亡;手足口病爆發個案今年至三月二十四日有十一宗,涉五十八人,有九宗爆發個案在幼稚園及幼兒中心發生。去年錄得三百四十六宗手足口病爆發個案,二千多人受影響,當中幼稚園及幼兒中心的爆發個案佔最多,有二百三十九宗。

    春季及夏季都是腸病毒的旺季,衞生防護中心提醒市民要預防腸病毒必須保持雙手清潔,例如如廁前後或處理完嬰兒尿片後,應徹底洗手,染有鼻或口腔分泌物的玩具或用具要清洗乾淨,並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