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將於四月一日開始實施第二階段膠袋徵費計劃,覆蓋全港逾九成、約十萬間零售點,但凡以零售方式出售商品,顧客索取一個膠袋最少要付五毫。惟部分商品獲得豁免,包括所有冰凍和沒有密封包裝的食品,如急凍肉類、保鮮紙包裝的食品,無包裝的蔬果和麵包更可獲發雙重膠袋。究竟膠袋徵費對環保有何效用?


顧問老師 Johnny Chow
Q:實施膠袋徵費對環保有何效用?
A:在膠袋徵費推出前,一般市民習慣於購物時濫用膠袋。而本港實施第二階段的膠袋徵費,擴大膠袋徵費的範圍,等同增加市民購買的成本,減低市民濫用膠袋的誘因,從而達致源頭減廢的效果,令本港整體膠袋使用量減少。
Q:第二階段膠袋徵費能否有效教育大眾減少使用膠袋?
A:徵收膠袋費能夠教育大眾減少使用膠袋,因拿膠袋需要收費,令市民養成自備購物袋的習慣。更重要的是群眾壓力,當人人都自備購物袋,如市民仍索取膠袋,會成為眾人焦點,下次都會自備購物袋,這樣比收費更能起到令人減少使用膠袋作用。
延伸思考
1.部分食品可獲發雙重膠袋,會否造成濫發膠袋?
A:未必,急凍肉、鮮魚因衛生問題,必需要有膠袋。現時最大爭議是麵包豁免膠袋徵費,政府需要加派人手巡查麵包店濫發膠袋情況,若果問題嚴重,可以選擇修訂計劃,加上新條文。任何政策都有機會有漏洞,如果發現灰色地帶,可以另加條文堵塞漏洞。
2.第二階段膠袋徵費對普通市民、膠袋生產商、商戶哪一方影響最大?
A:膠袋生產商影響最大,市民減少使用膠袋,直接影響到生產商銷量,為了減低成本,膠袋生產商轉去內地生產膠袋,或者改為生產垃圾袋。市民則不受影響,因為市民已經習慣自備購物袋,而商戶亦沒有損失。
3.香港環保政策為何落後於外國?
A:一,香港政府行政效率低,每推行各項政策都要經過咨詢、研究才可落實,所以要落實一條環保條例並不容易;二,每次推出環保政策,會引起不少持份者聲音,包括不同團體、市民、議員等,這些聲音令政府推行政策時有所欲步,每每推出政策時都比外國慢。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答案請瀏覽網上專頁
顧問老師 Johnny Chow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