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本報訊】乙未羊年將至,瑞氣「羊羊」。本港碩果僅存的「牧羊大媽」晏富琴(琴姐)在上水古洞設農莊,十年前購入三頭東山羊吸引遊人參觀,後來羊隻愈生愈多,高峰期有五十隻,琴姐對每隻羊均視如己出。與羊結伴十年,琴姐分享養羊心得,說羊隻吃下沾濕青草會肚瀉,因此每逢秋冬季便要收割大量青草積穀防饑,讓羊隻在雨季也吃到未被沾濕的草,過程雖苦,但每看到羊兒健康成長亦心甜。

    小孩子到農莊親親羊群,感受大自然之美。

    歲半的「B囡」靠喝琴姐調整的特別配方奶長大。

    四十一歲琴姐原從事養豬,八年前被政府收回養豬牌後改為經營農莊,○五她買下三頭東山羊,開放予公眾參觀,後來羊隻數目增加,發展成小羊莊。但有鄰居用電網捉羊,羊隻數目下降至現時二十八隻,品種分別為黑草羊、東山羊及雜交種熊貓羊,當中三隻羊公為首領。

    奶粉救羊B

    琴姐說,春秋兩季是羊隻發情期,羊公為爭取機會交配,會用羊角互相較量,勝者可奪「美羊歸」。羊的懷孕期一般為四個月,每胎可生兩隻小羊,羊的壽命最長為十二年。成年羊一般每天吃五斤草,紅蘿蔔、粟米等食物,進食後須坐在地上休息,進行反芻。

    琴姐說,羊兒不能吃下沾露水的青草,因此每朝九時才開放羊欄,讓羊隻通山跑吃草。至下午五時,琴姐大叫一聲「咩咩咩」,牠們便會乖乖返回羊欄。

    農莊不少小羊由琴姐接生,她最疼愛「B囡」。歲半的黑草羊「B囡」一出生即被人抱,殘留人的氣味,羊媽媽拒認親女,亦不肯餵奶。琴姐不忍「B囡」餓死,決定以牛初乳及人類奶粉餵食,成功將「B囡」撫養成羊。長大後「B囡」特別對人親近,琴姐認為是飲奶粉所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