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
  • 最近分別有團體調查全球各城市宜居程度,結果香港排名猶如服了瀉藥,由十七位大跌至三十三位,雖則亞洲仍排名第六,但跑輸全球第一的新加坡足足九條街。另一調查亦發現香港生活指數成本冠絕兩岸三地,特別是居住成本,更是全球第二。

    是的,雖然都說「衣食住行」,但事實是衣食行的開支豐儉由人,唯獨居住乃剛性需要,除非閣下幸運地有公屋住,否則無論租樓供樓,人工已經唔見一大截,而且別忘記,一個人每天待最久的,除了工作場所就是蝸居,眼看自己忙死忙活,就為了繼續在這豆腐膶單位苟延殘喘,怎不氣炸了肺,有人說香港基層只有生存,沒有生活,誠哉斯言!

    再環顧那些炒賣致富的有錢人呼風喚雨,出入前呼後擁,威風八面,貧富懸殊的相對剝削感油然而生,無怪乎社會分化日益嚴重,政治爭拗無日無之,而這也是香港「趕客」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然,趕客歸趕客,對於沒條件移民的人來說,唯一可堪告慰的是,香港空氣差到冇朋友,跨國公司員工往往視派駐香港為畏途,每年馬拉松國際賽更例必因選手投訴空氣質素而登上國際新聞。在這裏,無論富貧貴賤,所有人都是「同呼吸,共命運」,縱不能擁有同一個夢想,卻擁有同一個黑肺。正如內地某知名傳媒人所說:「大家在霧霾面前是半斤八両,輪流患難,誰也拿不出多少優越感。」

    陸智豪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