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
  • 路本應愈走愈寬,但近年泛民主派則不然,似乎表現得昏頭昏腦,步伐錯亂,隨時會被對手逼入牆角,自己則無處轉身。泛民中按理應有不少聰明腦袋,但何以至此,實在教人費解。

    在實行民主選舉的政壇上,政客應寧失席位,也不能喪失道德高地。席位失了,下屆可輕易奪回;道德高地失了,長期予人口實,要扳回失地,則是事倍功半。過去的泛民議員,在本地民生的貢獻上一直不見得比建制派議員為多,但在每次選舉中都可贏得近六成選票,原因無他,主要是他們善於佔據道德高地,懂得打民意牌,所以較易贏取人心。

    但近年的泛民似乎變得倒行逆施,做法更有點神憎鬼厭,一切為反而反,像是走火入魔。香港大部分民意支持興建「三堆一爐」,泛民議員早前卻一再「拉布」阻攔;八成市民贊成發展新界東北,他們偏要逆民意而行;從來反對以堵路方式抗爭的市民都比支持者多,但泛民議員不單支持堵路,甚至親身參與。凡此種種,都使民主派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大不如前,一場鬧哄哄的雨傘運動結束後人心思靜,泛民本該好好幹一番實事,以挽回人心、重拾山河。豈料,他們非但捨其正道而弗由,還要變本加厲,進一步公然背離民意。

    最近香港大學的民意調查顯示,支持政制改革「袋住先」方案的受訪者高達五成六,從政者當然不必事事隨民意的指揮棒起舞,但既時不我與,就應避其鋒芒、默默耕耘才對。如今何俊仁議員還要耗費二億公帑去搞個變相公投,則無疑是自暴其短,令泛民更惹人討厭,千算萬算都不該走這一步,民主派卻偏要這般走,看來他們恐怕是受了咒詛!

    陳偉強 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