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佔領行動後首份《施政報告》昨「重量級」登場,特首發表時要暫停會議五分鐘,報告在解決房屋供求失衡、退休保障、吸納優質人口等方面都有極重着墨,但泛民立法會議員卻連駐足一聽的機會也不給。一年一度施政報告關乎全港七百萬市民及香港的未來發展,立法會卻有超過三分之一議員杯葛,這批泛民議員「除了普選,其他免談」的姿態雖屬政治表態,但亦令人質疑議員有虧職守。

    《施政報告》匯集了政府各大部門政策,今年有二百幾個段落,內容涉及未來一年甚至幾年的居住問題、經濟發展、養老及退休、教育、醫療等,報告提交立法會是一項議會程序,而聆聽及審議《施政報告》更是立法會議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泛民主派議員未待梁振英開腔,便拉着我要真普選的橫額離場。他們的行為只是想當面羞辱特首,向中央表達不會與特區之首合作之意,但行動何嘗不是自絕於港府施政、自絕於港人民生大計?

    泛民議員死咬真普選議題不放,但在政改大框架受制於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憲制規定下,普選原則幾無任何商討空間,泛民的「不合作運動」根本是將選民委託他們履行議會代議的職務,變成「半怠工」,或者是「返工即做騷」,照支公帑的議員實應捫心自問,這對得起選民、對得起公帑嗎?

    議會這一景,與佔領行動之後社會上有關「任性」的討論頗為呼應,泛民主派議員在議會內「除了普選,其他一切免談」,建制反斗派則是「個人恩怨在前,其他一切免談」,任性風氣日盛下,漠視議會秩序及規矩的現象更由立法會蔓延至區議會,但公職人員卻不思己過,反而以理念包裝歪理,繼而美化其任性行為,最後,只是閹割議員職責,又攪亂了議會秩序。

    立法會及議員評分近年每況愈下,已可見市民的憤怒,議員應知,議席絕不是他們的私有產物,民意卻是他們的必然制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風信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