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Y拋10招 上樓有排等
- 4幅靚地資料
- 薄扶林半山區研放寬發展
- 房協「翻生」小瀝源建屋
- 增房屋土地供應10招
- 封面含意 為未來主人翁而寫
- 新界北建26萬人市鎮
- 四大目標助基層中產安居
- 七措施增資助房屋
- 劏房戶盼上樓遠離臭氣
- 中環灣仔騰出商業用地
- 活化工廈准小改動或加建
- 強積金全自由行 三年後打工仔話事
- 研扣稅鼓勵市民買醫保
- 年內訂立貧窮線 推千二安老宿位
- 取消外傭稅 24萬家庭受惠
- 「紅加東減」紓擠塞 網民質疑不合理
- 斥百億淘汰舊柴油車2019絕迹
- 環團運輸業唔收貨
- 堆填區爆滿 推污染者自付
- 注資50億支援社區環保
- 研推15年免費教育
- 教育產業重新定位
- 增津貼支援融合教育
- 扶助中小企進軍內地
- 「飛躍啟德」發展教育娛樂園地
- 設金融發展局 提升港競爭力
- 撥千萬發掘電影人才
- 親自領導經發委 檢討六大產業
- 康體設施收費 最快七月統一
- 倡2016全撤委任區議員
- 首尾呼應讚許公務員
- 施政報告毀譽參半
- 設多個委會分門研究
- 示威者雲集立會外請願
- 四議員被趕離場
- 望梅止渴願景多 畫餅充飢嘆奈何
- 鐵筆錚錚:CY施政有個誤區
- 清新雋永:施政報告
地產商囤樓嚴重隨時出招理順
【本報記者】特首梁振英未有像當年的「八萬五」政策般,對私人住宅供應數目提出硬指標,原因是私樓的落成及推售速度,是由私人發展商而非政府主導。但政府消息人士表明,不滿部分發展商囤積大量已落成或已獲准預售樓花的單位而遲遲不推售,必要時會毫不猶豫出招理順,包括將部分原定用作興建私樓的土地改為興建居屋或公屋,並會繼續研究徵收土地或單位空置稅的可行性。
東方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消息人士指出,新政府上任半年來,已批出涉及七千八百八十五個私樓單位的預售樓花同意書,另外還有二十三宗、涉及約一萬二千個單位的預售樓花申請處理中,若最後全部獲批,總數便多達近二萬個,較過去數年的每年平均九千八百單位倍增。
不過,發展商過去半年真正出售的單位或樓花數目,卻遠低於七千八百個,反映可能有人為了「托價」而囤積單位。消息人士指政府非常關注有關問題,強調梁振英上場後對發展商的態度「非常清楚」,包括不理發展商反對推出買家印花稅,如果「囤樓不賣」情況遲遲未有改善,政府將會「毫不猶豫」出招。
有發展商改變售樓策略
消息人士補充,最近已有個別發展商調整了售樓策略,由過往的「求價不求量」改為「求量不求價」,亦多了中小型發展商參與投地,相信隨着政府展示大增土地供應及資助房屋的決心,其他發展商遲早會改變心態,加快售樓,這樣政府便毋須出招干預。


政府會繼續研究徵收單位空置稅的可行性,必要時會出招理順地產商囤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