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攻略:劏房反映社會問題

顧問老師: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陳國康

一劏三,再劏四。近年樓價高企、房屋供應量短缺,「劏房」這個急速走紅的名詞,已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社會議題。劏房背後,不止是一個個買不到樓的無奈故事,亦訴說着本港現存的住屋問題。

Q:為何出現劏房?

A:一直以來,本港都存在「劏房」。早於九〇年代,不少低收入人士居住在板間房、籠屋,正是劏房雛形。後來九七年經濟轉差,加上近年樓價倍數漲升,居屋及公屋供應量減少,在供求失衡情況下,負擔不起貴樓又有住屋需要的市民,無奈租住劏房,令劏房數目在短時間內大幅增加,成為社會「問題」。

Q:不少劏房租客是年輕人,反映他們置業時面對甚麼困難?

A:年輕人面對「買唔起樓」的困局。本港樓價持續高企,買樓首期至少數十萬元,以一般畢業生的薪金而言,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儲到錢買樓,在看不到前景下,他們感到無奈和迷惘,令渴望擁有私人空間的年輕人只能租住劏房。

延伸思考

1.劏房與生活素質有何關係?

A:劏房以廉價見稱,但居住環境較差,拉低整體生活質素。大部分劏房是一劏三或一劏四,地方狹窄,沒有窗戶,部分更與不相識的租客共用廚房或客廳,因而構成私隱及人身安全問題。

2.如解決不到住屋問題,帶來甚麼管治危機?

A:受僭建事件影響,現屆政府民望低,但同時市民期望政府盡快解決各項民生問題,如就業、貧富懸殊等。而住屋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議題之一,如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前未能有效解決,有機會令中游人士逐漸走向反政府立場。

3.政府如何解決房屋供應不足問題?

A:在市場角度出發,政府應增加土地供應量,事實上政府現時囤積不少土地,可用來增加公營房屋供應量,包括復建居屋及加快興建公屋。另一方面,透過行政措施,限制內地人士來港買樓的規定,避免他們拉高樓價及減低樓市需求量。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