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小氣候:最低工資零和遊戲

  • 行政會議接納最低工資委員會建議,把最低工資由現時每小時二十八元增至三十元,如獲立法會通過,將於明年五月一日實施,特區政府估計有二十二萬名基層打工仔受惠。一如以往的模式,特區政府任何改變持份者利益的決策,必會惹起反對聲音,勞方聲言加幅太低,最低工資實施已兩年,才加兩元,不能接受,資方則指建議加幅已是底線。由於建議須待立法會通過,一旦勞工界議員取得足夠票數否決,後果將是最低工資回到起點,繼續維持在每小時二十八元,變成一場零和遊戲。

    立法會當日審議最低工資立法,勞工界議員爭取到每次調整加幅,均需提交立法會通過,原意是監察特區政府每隔兩年檢討最低工資,不致定出一個低得不合理的加幅。但立法會並無修訂權,變成勞工界議員的緊箍咒,就算建議加幅偏低,勞工界議員反過來被擁有的否決權綑綁,不接受就拉倒,基層勞工連僅有的加幅也不保。這個場景,早在立法會年前審議首個最低工資水平已出現,勞方認為每小時三十三元才合理,資方則指太高,但立法會爭議愈久,首個最低工資也只會落實無期,勞工界議員最終表明無奈地接受,聲言期望兩年後檢討,可以爭取較大的加幅,結果又重蹈覆轍,自陷被迫支持或否決的兩難困境。

    最低工資調整的巧妙之處,是戰場在最低工資委員會,雖然行政會議有修改加幅的權力,但以現屆特區政府超弱勢管治,照單全收低資會建議的加幅,好過介入加幅之爭,同時得失勞資雙方。事實上,勞工界要爭取最低工資檢討有較大加幅,須從源頭做起,及早動員民意,趁低資會討論調整加幅期間施加壓力,好過米已成炊才跳出來反對,每次均聲稱「無奈地」接受加幅。

    政圈中人說,立法會內親建制與反對派背景的勞工界議員,一談到勞工權益問題,馬上變成共同議題,今次最低工資檢討每小時加兩元,兩大陣營齊聲反對,連叫價也十分一致,不因政治意識形態分歧而各持己見,這種視乎議題互相呼應的議會路線,無疑加大特區政府處理勞工議題的壓力,在議會內沒有建制派護航,所謂討價還價,變了鬥叫價,才有機會過關。立法會勞工界議員誤中最低工資否決權圈套,相信今後不會歷史重演。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