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看點兩處投放:一個是房屋問題;另一個是政改。就學生刊物「香港自決」論着墨,其實就是政改衍生的話題。前者抓住了民情,能贏得點讚;後者勢引起爭議,恐燒焦政改。梁振英政府上述兩大熱點,論收穫管治效應,顯然是政改在近,房屋在遠,亦即害在近利在遠。
宣讀施政報告,泛民全體舉傘離場不願一聽,儘管這些議員有虧職守背離民望,但表明不合作的強硬。由佔領散場延續的不合作運動,是實現施政目標的障礙,無論多麼切合民生需要的議題,都可能在泛民不合作中付諸東流或受阻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泛民若不理民意玩下去,政府無計可解套,將躲不過硬受此害。
解決房屋問題,擺明是贏取民心的好牌,但好牌難打。諸多鋪排還在於解決用地,雖然多項計劃不關乎覓地,但亦須待與他方商討,無疑有時效問題,怕只怕一年半載都傾唔掂。以往政府大計跪低的不在少數,如何兌現,仍為不易闖過的考驗。
說到底,兩個看點的關鍵就是決心要硬手段要靈。近憂的政改令人憂心,施政強調重法治,但踐踏法治元兇還逍遙法外,更揚言發動極端抗爭阻政改通過;遠慮的房屋也令人憂心,市民期望在急,施政進展在慢,急待步步為營步步見效,可見若決心不硬手段不靈,根本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陳穎柱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