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
  • 梁振英的施政報告口口聲聲說青少年是香港的未來,但在人口政策方面卻以預測將來人手不足為名,推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及「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不以本土優先,講一套做一套。

    梁振英聲稱大學生是社會未來棟樑,值得大家愛護,之後話鋒一轉,說要對他們「是其是,非其非」,點名批判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會刊,指他們主張香港「尋找一條自立自決的出路」是「錯誤主張」。梁身為香港行政機關之首,竟在施政報告高調批評學生主張,引起大專學界強烈反彈,那是物理的必然!

    香港政治光譜愈拉愈闊,與特區政府專權統治不無關係。大學生是思想的先鋒,自然走得最前,提出比城邦論更激烈的民族論。梁出席電台節目接受市民「烽煙」質詢,有人問他為何如此不受歡迎,他竟自欺欺人地答「我也想知道」,欠缺自省可見一斑。他不願承認自己要對香港青年離心情緒高漲負責之餘,更要在重要場合高調批判,實為公然向香港青年宣戰,與整個世代為敵!

    施政報告在教育部分提出要更新世界歷史課程內容,擴闊學生國際視野。但觀乎現代史及當代國際關係,中央愈打壓地方本土意識者,獨立建國機會愈大,如南蘇丹;反之下放愈多自治權,卻可減輕離心,如加拿大魁北克兩次獨立公投,都是統派勝出,今天在地方議會獨派政黨亦非多數。這番言論無疑是替港獨潑火!由史識貧乏的特區政府推動歷史課程改革,效果如何可想而知。青少年面對專權挑釁,恐怕只有繼續造反一途!

    黃毓民 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