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潮流
  • 流感肆虐,近期醫院病床接收不少患者,當中有老人及小童,忽然增多的病人,令醫護人員相當忙碌。一名女護士由於經常接觸流感病人,早前發覺自己有頭痛、頸痛、肩痛、手麻痹,以及輕微發燒,於是立即求醫,最後檢查發現並非受到感染,痛症是因頸椎間盤突出所致。

    因應流感情況,醫院病房需要加開臨時病床,這名32歲的女護士,對於近期增大的工作量,使每天放工後都很疲累,終於身體不適。她向醫院的醫生求助,經過檢查及磁力共振掃描(MRI),發現頭痛、頸痛、手關節痛及輕微發燒的病徵,並不是染上流感,主因是疲勞過度及頸椎問題,於是轉介往脊骨神經科。

    她每當頭向上或向下望時會使手、肩更痛,這是因為頸椎第五及第六節椎間盤突出,引起頭、頸痛之餘,壓到手部神經線導致右肩及右手痹痛,手指關節亦痛楚無力。

    壓迫神經線

    頸椎由七節脊椎骨組成,上部第一及第二節負責頭部左右旋轉活動,下部第三至第七節負責頭部上下擺動。頸椎負責保護中央神經線,把全身所有觸覺感覺傳遞至大腦,所以頸椎出現問題,便影響身體其他部位。

    椎間盤突出是指脊骨之間的椎間盤裏面的纖維環破裂,啫喱狀的軟組織從破裂處突出,壓迫脊骨周邊神經線;好像這位護士的手部神經便受到影響,有些人則壓到坐骨神經或腳部神經,引起腰痛、腳麻痹的徵狀,更甚者壓着中樞神經嚴重可致癱瘓、失禁。

    女護士經過脊醫以手法矯正及頸椎牽引方法治療,椎間盤裏面的纖維環所破裂出來的軟組織,不再壓迫脊骨周邊的神經線,頭、肩和手的痛楚麻痹已消除,肩手的關節亦回復正常活動。她現在如常工作照顧病人,並且繼續定期覆診,以治理頸部的輕微不適。

    Fit型Sun知

    王俊華醫生

    香港註冊脊醫,美國註冊臨床營養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