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論點
  • 希臘問題峰迴路轉,上星期談判雙方均有軟化迹象,在今日的歐元區財長會議將是限期的最後通牒,被喻為一次「大攤牌」,還看希臘提出甚麼方案來;當雙方都以實際利益為出發點,纏擾多時的鬧劇可望化危為安。不過,歐盟就算勝出了此仗,未來的難關仍一個接一個,量寛(QE)的安全網只能維持於一時,須制訂一套更長遠和全面的刺激經濟方案,否則希臘之後可能有「下一個希臘」。

    談判有幾種可能性,雙方或裝門面的讓步,希臘新左翼政府為要對選民交代,重新包裝為「過渡性貸款」拖得就拖,但歐盟知拖下去無益,擺出長痛不如短痛的姿態,讓希臘脫歐亦在所不惜。現時籌碼明顯是「三頭馬車」較多,國際救助於本月底到期,希臘最快下月初將耗盡資金。談判期間,希臘資金經已嚴重外流,歐央行暫停希臘債券作為抵押品的信用評級豁免權,當地銀行業受沉重打擊,十年國債孳息曾飆升至十厘以上的危險水平,退出歐元區更後患無窮,希臘的招數亦愈來愈亂,例如要求德國償還二戰賠款,及求助美中俄提供經濟支援等。

    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認為希臘脫歐只是時間的遲早,無疑現時的市場情緒已較為樂觀,但歐元區的老問題是財富不均難以維繫,各國央行現今的行動均是見步行步,等待局勢的變化。希臘脫歐威脅已不如兩、三年前,歐盟早已預先築起「防火牆」,如歐洲穩定機制(ESM),並已啟動逾萬億歐元的QE計劃,必要時可再加碼保駕護航;相反,「反緊縮」之風若蔓延至西班牙等歐豬國的風險更大,尤其西班牙和葡萄牙今年將有選舉。與兩個「火燒連環船」相比,寧可兩害取其輕。

    一些歐豬國如愛爾蘭已脫困,西班牙和意大利經濟亦有改善,但前提是毋須負擔沉重的利息開支;希臘國民將精力用於反緊縮,而非用在振興經濟身上,至今未有一套長期的發展策略。政客在江山未到手前猛開空頭支票,但現今看來需向現實低頭。當前無疑是一場博弈遊戲,雙方若繼續強硬則利刃必斷,屆時希臘再度使用本國貨幣勢必大貶兼惡性通脹,歐盟亦要面對脫歐震盪,現已不安寧的金融市場將波瀾再起;歐元區打開一個缺口之後,短期衝擊可能不大,但長遠信心一旦失去就無可挽回。

    歐洲央行最後想出的對策仍是放水,但對債務深重的國家仍要求遵守嚴格的緊縮政策,復甦之路肯定相當漫長,邊緣國家仍需多年勒緊褲頭方能重回正軌。上月的歐元區GDP出現轉機,但可能是油價和歐元貶值後的小陽春;三年後的希臘依然故我,QE、財政緊縮和負利率等極端措施倘仍無法帶來轉機,歐央行可能要採取更激進的手段,但通縮這大敵已臨,前路更顯崎嶇。

    查詢股票編號
    租/售 租   售
    樓盤由squarefoot.com.hk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