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滬港通,香港股民可以買A股的伊利。(資料圖片)

太陽日誌
回說長和,大行一面倒唱好,兩股表現較ADR更好,但亦均從高位回吐4.6%,長實150元、和黃100元皆是食胡位。名字「沾光」的長和國際(00009)也一度升近一成,此外,個別地產股亦跟風炒重組消息,但長和其實係特別案例,因為其他企業早就將地產與其他業務分開,一些則將發展和收租分成兩間公司經營,皆是分工清晰,勿隨便表錯情。
不過,風力情況在最後兩個月有改善,加上發改委調整風電上網價格的幅度亦細於市場預期,以及減息有助降低融資成本等,所以風電股近月呈現反彈,但仍可候低跟進,因為去年的基數實在太低。
風力過低可稱上「人算不如天算」,但計算成分仍很大,中央計算上網電價是考慮企業各項成本,讓參與企業有利可圖但又不會賺得太多,所以買下游新能源股是不能看得太高、又不能看得太低,造就炒上落的空間。
毛利率回復正常
然而,許多板塊則是有很大周期性,原因很簡單,當見利錢好的時候就一窩蜂去做,到供應過剩後又會集體退出,一三年原奶價格暴升,但到咗一四年進口奶粉價格卻暴跌一半,結果內地奶農要「殺牛倒奶」。
乳業股可算是去年最差板塊之一,蒙牛(02319)作為藍籌股,表現相對穩定,但早前亦由40元以上跌至最低27元,昨收市價已反彈回33.7元,恰好是跌幅之一半。昨日瑞信亦出報告唱好乳業股,指行業具有四大優勢,未來五年每年料可保持8至10%的複合增長率。
現時無論中港投資者,可透過滬港通有其他選擇,香港股民可買A股的伊利(600887.SH),內地股民現亦可買蒙牛。蒙牛和伊利均是內地乳業龍頭,論理經營環境差不多,但伊利明顯較受惠A股的漲勢,自滬港通開通後已升兩成。
大洋洲(澳洲和新西蘭)進口奶粉價格大跌,蒙牛只要增加進口比例,便可抵銷產品價格下跌的風險,但去年因原奶價格跌得太快和太厲害,所以一四年盈利和毛利率難免受到影響,惟一五年將可回復正常,同時農業部則要求蒙牛、伊利等增加購買本地奶以助奶農渡過難關。
無論如何,原奶價格下跌對於加工企業的好處大於壞處,故一四年乳業股屬「狗股」,一五年縱使未顯著復甦,料再大跌的亦風險有限,好似合生元(01112)由70元跌至十多元已反映最壞情況,但短線需提防會發盈警。蒙牛作為龍頭股,自然是反彈的先頭部隊,兼勝在穩健可靠。
史提芬

租/售 | 租 售 | ![]() |
樓盤由squarefoot.com.hk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