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知健:耳喉通話:聲線問題多 本身難發現
音調和音量之外,聲音的質量也能反映聲線問題,例如常見的沙聲、啞聲、緊聲或失聲,都可能是聲帶病變或用聲不當所引致,亦有機會是神經系統損傷及心理因素。有時患者本身自己未必察覺聲線出問題,需要旁人提點才會發現有異常。
沙聲是指聲音顯得不清楚及有雜音,大多數是由於聲帶病變引起,令聲帶拍打不協調,於是聲線變得粗糙難聽。至於啞聲就是源於發聲時聲帶無法完全閉合所致,由肺部呼出的氣流因而在喉部流走,令患者說話時顯得「唔夠氣」,無法一口氣把說話講完,而且音調會變得不清晰,音量也較低,成因可能是聲帶病變、用聲不當或神經系統損傷等。
而緊聲多發生在說話的開首,想說話時感到發聲有困難,說話時喉嚨有過多的張力,頸部肌肉亦顯得繃緊。失聲則有很多種,有些人連一點聲音也發不出來,如感冒就可以令人突然失聲,有些人則會持續或間歇性在說話途中失聲,長期失聲可能與聲帶癱瘓有關,而間歇性失聲的成因就有很多,包括神經系統損傷、心理因素、用聲不當或聲帶病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