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泥技術省污水處理費

  • 【本報訊】香港科技大學獨步全球,首創的「殺泥技術」污水處理法能節省逾半污水處理費用。

    傳統污水處理技術利用細菌消化污染物,但因細菌生長速度快,過程產生大量微生物,須用污泥焚化爐處理。科大研發的「殺泥技術」則是將一種叫「硫酸鹽還原菌」的細菌應用於污水處理,這種細菌的好處是生長慢、效率高,能減少污泥量及緩和臭味。以香港的污水量計算,傳統技術每日產生約二千公噸污泥,新技術可減至二百公噸以下。科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陳光浩表示,科大與渠務處早於○七至一○年在東涌污水泵房開展「殺泥技術」先導試驗,證實技術有效減少製造九成污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三成半等。科大擬於明年四月起在沙田污水處理廠進行為期兩年、每日平均處理一千立方米污水的大型試驗。另外,科大相關科研團隊憑着「殺泥技術」及「三水系統」結合的綜合水處理及回收平台,今年勇奪五項國際科研大獎。「三水系統」是結合食水、海水沖廁及空調、回收廚房和洗滌水以循環再用的供水系統。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科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研究員徐浩光(右)手上器皿內全是污水;陳浩光(左)手上器皿內的水已經過「殺泥技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