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小氣候:成也英國回到英年重振英威

「成也英國,敗也英國」。港澳辦主任王光亞用這句話總結香港特區公務員回歸十四年來的表現,帶出的訊息,豈非暗示特區今不如昔?自九七年七月一日回歸,港人當家作主那一刻起,到今日都不知「怎樣當個Master」?

王光亞評論香港公務員表現不濟,這兩天難免引起官場議論,卻無人願意對號入座,就算頭號疑似「不知道怎樣當Boss」的煲呔曾,也只是透過社交網站,把問責官員和公務員全部拉落水;至於一向「被領導」的公務員,官場中人笑言「梗係唔係話緊我哋啦」!

官場中人反而對「成也英國,敗也英國」這句話甚有聯想,而且從姓名學想到特區的前世今生。所謂「唔怕生壞命,只怕改壞名」,回看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揭開的一頁回歸史,不同年代,不同的名字,竟然與歷史進程出奇的配合。

走過八十年代英治時期的老一輩政務官,大多聽過當其時用幾名英籍官員名字串成的笑話。一九八四年中英簽署聯合聲明,確定香港主權在九七年回歸中國。當年港英政府的布政司夏鼎基,背後被華人官員改了「下定旗」的諧音諢號,寓意即使十三年後才回歸,英國官員心態已經等待下旗歸國。當時的港督尤德,也因為「下定旗」而對中方提出的種種配合回歸要求,一於「由得佢」。

夏鼎基八十年代中退休,接任人正是今天仍在港定居的鍾逸傑,但鍾叔以懷柔手腕見稱,華人官員火速為他改了「終日杰」的外號,既然英國人早已「下定旗」投降,香港回歸前的管治難免事事加入中方因素考量,對於決策官員而言,當然終日都咁杰。

時間去到一九九七年的首屆特首選舉之後,政圈流傳老董當選的一段「秘聞」,當年有好幾名由不同系統提名的疑似人選,除了老董,據說還包括今日誓要落場的疑似特首參選人CY梁振英。這一張名單交到最高領導人手上,就一句話:「都回歸了,還振英?當然是建華。」老董就這樣登上首任特首的權力頂峰。

時間兜兜轉轉,終於來到香港特區第四屆特首選舉,王光亞新鮮熱辣出爐的「成也英國,敗也英國」論,確實勾起不少港人重新比較回歸前後,英治與港人治港兩個年代的政府管治質素分野,孰優孰劣,王光亞已說了答案。奇就奇在今日身在特首競選平台上的兩個疑似參選人唐唐與CY,兩人的名字竟不約而同有個「英」字,真是弔詭。

官場中人笑言,港人突然緬懷英治年代,無論明年哪一名特首疑似人選跑出,都希望特區管治的質素能夠回到「英年」,或是重「振英」威,怕只怕殺出個冷門,英年早逝,振英無望,名副其實「敗也英國」。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