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小氣候:硬啃堆填區志在焚化爐
  • 政情:小氣候:硬啃堆填區志在焚化爐

    立法會偷襲成功,一招廢法便成功推倒港府擬在將軍澳徵用郊野公園用地作堆填區的大計。港府在已成世界大潮流的環保政策上也連吃敗仗,環境局局長邱騰華固然成了廢政最多的無問責官員,政府團隊表現不力、不濟的形象再一次深入民心,當局會否將事件訴諸法律解決仍未有定論,不過,政府內部已有借堆填區被廢強推焚化爐的動作,連消帶打當然是避免全輸,不過,政圈亦戲言,如果焚化爐仍是邱騰華主政,失敗風險恐怕還要調高!

    擴大堆填區計劃泡湯後,高官在立法會及私底下與議員的交談中,都毫不掩飾提到焚化爐,力陳只有焚化爐是取代堆填區的唯一選項。由於焚化爐需興建高爐、建造不少配套設施,工程醞釀時間比堆填區長得多,港府若要推行焚化爐,相關工作便須急速開展。

    立法會多個政黨剛在堆填區議題上大出風頭,為明年的區議會選舉、後年的立法會選舉儲存政治表現分,只是推倒了堆填區,代之而起的還是焚化爐,反對者由將軍澳換成屯門居民,政黨絕難兩邊討好。

    如果再次推倒,香港萬千家庭丟棄的垃圾該如何處理?政府中人明言,政黨最終也難推搪「把香港變成垃圾港」的責任。最後,港府難免走上硬闖民意及立法會大關這條路。

    堆填區或焚化爐都是不受歡迎的產物,也是爭議多多的民生議題,在這類問題上,建制派並非穩定的保皇勢力,也就是說,政府在立法會沒有鐵票,經歷了慳電膽券及停車熄匙等敗政的邱騰華,這一仗還能駕馭嗎?

    官場有說,邱騰華對環境事務的了解與推動政策的技能,比起他操弄資訊的伎倆遠遠不如,因此才會出現慳電膽現金券式的政策與政治漏洞,甚至是停車熄匙般被政黨玩弄於股掌的尷尬。種種事例顯示,邱騰華領導的政策班底研擬法例時不夠刁鑽;與政黨聯繫、尋求同一陣線力量以綑綁支持者的手腕又太弱;更致命的是議會游說乏力,又缺乏準確評估大局的能力。

    焚化爐勢成當局處理廢物的唯一選擇,在堆填區還有兩、三年便飽和的壓力下,港府啟動籌備工作的時間已迫在眼前,這個議題拖不過兩大選舉,也拖不過第三屆政府任期,在目前情況下,港府高層似乎只能在環境局加兵添將,避免邱騰華再衰多鑊,甚至連累香港變臭港。

    風信子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