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復活節了,小時候很喜歡的節日,除了因為有復活節假期,也因為有朱古力吃!家人會買來那些大大隻的兔仔形或蛋形的朱古力,大得通常也吃不完,放在雪櫃放到中秋,真的不會再吃了,無奈丟掉。當時年紀小,沒有發現多數這些巨型朱古力「裝置」,體積大,有睇頭,有Quantity,但味道方面多數沒有Quality,所以長大後都沒吃過了。不過我相信這個循環很快會再來,因為家中有了要造型、對味道要求不高的小朋友,我可能會按捺不住買給他了。
我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遇過這個問題,孩子有沒問過你:「為甚麼復活節要吃復活蛋?」端午節要吃糉,因為避免屈原投江後被魚兒吃掉屍身,人民就造糉子丟進河裏去讓魚兒吃,習俗流傳到現在糉子就給人兒吃了。中秋節吃月餅,是因為陳勝吳廣要起義,把起義的Action字條塞進月餅,現在我們就把月餅塞進嘴裏去。
那復活蛋呢?原來因為蛋象徵春天新生命的開始,也象徵耶穌復活,走出石墓;而西歐方面認為蛋有「兩生」,母雞生出雞蛋時是「新生」,小雞從蛋中破殼而出是「重生」,有兩次生命,意思跟復活也相同。早期基督教徒會把雞蛋染紅,代表耶穌所流的血,後來人們把蛋用來當裝飾,就塗上彩色成為各式各樣的復活彩蛋。如果孩子問到的時候,就別說是因為耶穌喜歡吃蛋或是石墓中有雞蛋陪葬之類的答案喇!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