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金融海嘯,結束了多年的金融繁榮,又強化了金融監管的要求,將金融機構拖回謹慎經營的新時代,跨國銀行的策略紛紛改弦易轍,港人熟悉的龍頭大行-滙豐控股亦不例外。滙控投資者日披露的大計,已不再靠收購擴張維繫增長,而是削成本、增派息、回購股份這三招,爭取盈利兼提振股價。

滙控過往南征北討所向披靡,但一場金融海嘯令其元氣大傷,○九年被迫要「世紀供股」,自一一年以來已出售超過五十項資產,以及削減近四萬個職位,集團已不能用擴張策略討股民的歡心,資金不再用作收購和擴展業務,用來派息和回購股份總好過閒置,亦顯示集團未來經營策略被迫傾向保守。

公司賺大錢仍裁員,在日漸民粹的香港難免受到指摘,但裁員除為節省成本之外,銀行及投資網絡化,亦使銀行人手需求減少,早前公布首季客戶使用流動理財服務的次數及交易,分別按年大升六成及五成,購買旅遊保險、股票交易、轉帳及繳費等交易,已大部分不經人手,所以裁員為市場轉變使然,亦毋須對裁員過於貶責。

然而,在成本日漸降低之下,滙控仍將成本效益比率(CER)放寬到五至六成,反映滙控管理層不看好銀行業盈利前景。事實上,集團在金融海嘯當中於歐美市場鎩羽而歸,繼而因洗黑錢受罰,過往新興市場的增長故事亦情節難續,主要業務地區淨息差不斷收窄;香港樓市放緩影響按揭業務,投資產品銷售在雷曼迷債事件後仍然杯弓蛇影;歐洲央行不排除出動負利率迫使銀行放貸,但銀行業對借貸顯然缺乏信心;集團將發展重心放在內地,惟並無突出競爭優勢。

滙控首季業績雖然重新挽回市場信心,但扣除特殊收益仍只是低增長,新三年計劃的最大新意,僅是罕有地提出回購股份,上市公司習慣在股東大會尋求批准回購以提高彈性,但滙控從來不用此招,每年的盈利增長足以覆蓋「以股代息」的攤薄效應有餘。金融海嘯前的「獅王」股價長升長有,小股東長情不變,接受「以股代息」的比率,相信是各上市公司之冠,現只有嘆句今非昔比。

「財息兼收」多年來為滙控省靚招牌,股價升值的能力既然削弱,故此只好以息誘股東來彌補,集團計劃逐步增加派息比率,以超過五厘的預期息率,放在「紅簿仔」利率近乎零的今天彌足珍貴,甚至高於一眾收息股,但投資者亦要小心集團近年無論股價及盈利均大幅波動,全球金融市場因無節制的印鈔而暗藏危機,多間證券行認為,現時滙控估值較歷史水平處於偏貴,貪圖息高或得不償失。

滙控曾幾何時是香港股市「長線持有派」的代表,但時移世易,「Buy and hold」這普世認同的投資價值,放在滙控身上已備受質疑,而內銀股在盈利能力及派息等方面均後來居上,滙控為搶回機構投資者和散戶的愛意,新出三招能否吸引投資者留下來,還是未知之數,要煥發吸引力還須睇實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