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本土豬恐瀕臨絕種!內地每年消耗逾五千萬噸豬肉,銷售額高達一萬億元,惟本土豬因生長速度慢、肥肉多,在過去三十年間逐漸被市場淘汰,目前市面豬肉幾乎被外國品種壟斷,本土豬處於瀕臨滅絕邊緣。最適合做四川名菜回鍋肉的成華豬,現時僅餘約一百隻,較國寶大熊貓更珍貴。

金華豬(製金華火腿)

成華豬(製回鍋肉)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今年中國豬肉消費量將逾五千二百萬噸,人均消耗四十公斤,市場九成半的豬肉是進口種豬繁殖,本土豬肉只佔約百分之五。

繁殖水平較外國種豬低

報道引述北京農科院研究員趙廣書指,本土種豬繁殖水平較外國種豬低,以美國種豬為例,平均每隻母豬每年可誕二十隻出欄生豬,平均每隻約一百五十天已可出欄,生豬瘦肉率達六成。相反本土母豬每年只可誕十四隻出欄生豬,平均要一年才可出欄,瘦肉率僅四成。在供不應求、愛好瘦肉的豬肉市場下,內地每年均進口二萬隻外國種豬,成本效益低的本土種豬被踢出養殖市場。

四川土生土長的品種成華豬,又名黑毛豬,原是川菜廚師烹調回鍋肉的最佳食材,惟目前純種成華豬只剩一百多隻,較現存約一千五百多隻的大熊貓還少。

為免成華豬絕種,成都當局計劃投資二千多萬打造保種場,培養成華豬。四川農業大學教授白林擔心豬隻數量太少,在不足六百隻的保護基數下,成華豬或會近親交配,令品種基因變差。

事實上,江蘇太湖豬、北京黑豬及金華火腿食材浙江金華豬等,亦曾大量減少。據統計,全國原有一百二十多個本土豬隻品種,現時只剩七十多種,其中八成半品種豬隻數量不斷下降,已有三十一個優質品種處於瀕危和瀕臨滅絕狀態,政府應加強保護本土豬,協助本土豬重投豬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