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姓氏文化源遠流長,每個姓氏由來都蘊含獨特典故及意義。上海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近期出書解讀《百家姓》,稱宋代成書的《百家姓》以四字一句,編排無規律可言但合轍押韻,讀起來俱朗朗上口,能宣揚家族為中心、視血緣區別為親疏的傳統價值。
錢文忠又援引九六年出版的《中華姓氏大辭典》,顯示原來古今各民族以漢字記錄姓氏,最長達九個字,為「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這九字姓生僻難讀,卻並沒特別含意,推測只是將祖上幾代的姓氏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