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為增加市民的衞生及食物安全意識,食環署於尖沙咀設立展覽及資料中心,亦有流動教育中心汽車輪流停泊各區進行推廣,但本報近日巡查發現,該中心即使於周日,每小時平均也只有約十人參觀,流動汽車幾近「拍烏蠅」,更有市民抱怨展覽沉悶,壞機多毫無吸引力。立法會議員直斥署方既缺乏宣傳,展品亦零吸引力,根本是浪費資源。

    該展覽中心於周日的人流稀少。

    中心內有四、五部教育遊戲機貼有「修理進行中」告示,予人「死機處處」的感覺。

    流動教育中心汽車有五台教育電腦,其中一台「壞腦」。

    流動教育中心汽車外觀及圖畫設計並不吸引。

    食環署在街頭派發小禮品吸引市民,但不少人「攞完就走」。

    冼日明建議食環署加強和媒體、組織和學校的聯繫。(資料圖片)

    毫不吸引
    方先生(文職):「教育車嘅外觀圖案唔太吸引,建議署方加強宣傳。」

    毫不吸引
    劉小姐(大專生)「我經常都見到呢架教育車,但一次都無上過去。」

    「我唔知有呢個展覽及教育中心,都係經過見到入去睇吓,但發現裏面啲遊戲同訊息好沉悶。」袁先生攜同兩名女兒到尖沙咀享受家庭樂,好奇下進入衞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惟逗留不足半小時便匆匆離去,「我一定唔會介紹畀其他人。」

    被參觀者形容為「悶爆」的展覽及資料中心,屬食環署管理,早於一九九七年啟用,位於尖沙咀九龍公園一幢逾百年的建築物,中心有兩層,佔地面積約一千一百平方米,設有一個戶外衞生教育花園、資料中心及演講室。由二○一一年始,每逢星期六及日,更舉辦講座,向市民灌輸衞生、健康、食物安全等公民意識。

    記者於早前一個周日視察,發現每小時平均只有十人參觀,多為家長帶同小朋友,冷清的人數與外面熱鬧的九龍公園,形成強烈對比。中心設有數十部教育遊戲機,講解食物安全的問題,惟有四、五部貼上「修理進行中」,予人「死機處處」之感。當天,該中心的演講室舉行一個介紹健康資訊的講座,歷時四十五分鐘,那本來可容納六十人的會場,雖然面對流感肆虐,但亦提不起市民聆聽的興趣,只有十人出席,入座率不足兩成。該中心於周日的開放時間延長,由早上十一時至晚上九時,但到下午六時後,場內已空無一人。平日周二、周三、周五及周六的開放時間為上午八時四十五分至下午六時十五分。

    流動教育車一樣冷清

    除衞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外,食環署轄下還有一輛流動教育中心車,逢星期一至五於各區輪流停泊,宣傳公共衞生知識。車身雖滿是繽紛的圖畫,亦無助吸引市民參觀,記者日前分別於深水埗及將軍澳,流動教育中心汽車的停泊點視察,發現整個早上只有兩、三人上車參觀,下午放學後參觀人數稍增,但亦只有約十名學生及家長。車廂陳設簡單,只有一些宣傳小冊子及五台電腦,其中一台更是「壞腦」。

    兩名年約七歲的小朋友,逗留五分鐘後便出來,他們直指內容乏味,「望住部電腦睇資料,我覺得好無聊。」附近居民陳小姐亦覺得宣傳車不吸引,「我不時都會見到呢架車,但就完全無諗過上去睇,都唔知佢想宣傳啲乜。」

    事實上,該中心講座主題十分「神秘」,中心的主題講座雖然可在食環署網站內找到,但只有最近一次資料,如未來數星期的講座主題,一律欠奉。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直斥食環署浪費資源,「有兩大問題,首先,署方宣傳乏力,根本好少人知道有該中心及流動車存在;第二,即使知道要去睇,但硬件及配套都好沉悶,仲有唔少壞嘅,點會有吸引力呢?署方應該全面改善。」

    食環署發言人指,衞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於二○一三及一四年的參觀人數,分別約為十萬八千人及十一萬一千二百人,參加講座的人數分別二千零五十五人及二千五百人。而宣傳車每年到訪學校、屋邨及公園等活動超過二百次。而在一三至一四年度,中心及流動車開支約一千三百多萬元。

    專家倡加強推廣

    衞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和流動教育中心乏人問津,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認為,食環署有責任做好推廣,吸引市民參觀。他建議要加強和媒體、組織和學校的聯繫,加強推廣。其次,加入創意元素宣傳,例如從圖書設計方面着手,吸引人流。亦可增加與市民互動的遊戲,令參加者更投入,從而傳達資訊。

    「第一,展覽中心知名度低,市民唔知有呢個中心; 第二,市民對此興趣度低,即使見到都唔想入去;第三,市民參與度低,聽講座呢類活動,實在太沉悶。」冼日明更指出,縱使食環署透過派發小禮品吸引市民,但過程太公式化,「啲人攞完就走,根本表達唔到個訊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專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