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鼻敏感是由於身體對致敏原的過度反應,暫時仍未有治療可以徹底根治此問題,但這並不代表鼻敏感是「無得醫」。臨床經驗顯示,鼻敏感患者接受適當的治療後,不但可以有效控制相關症狀,減低出現併發症的風險,更可以減少發作的頻率。

    近年的臨床經驗顯示,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是控制鼻敏感的重要一步,它可以把引致過敏的異物和分泌物洗走,改善鼻內的發炎情況,令鼻塞及鼻水倒流等症狀也得以紓緩。事實上,大約三分一病人進行洗鼻後可以毋須藥物治療也能控制病情,而且生理鹽水的用法簡單,也沒有藥性,所以不會引起副作用。

    用藥大致有三類

    假如洗鼻後鼻敏感情況仍然造成困擾,病人可選擇藥物幫助。用於治療鼻敏感的藥物大致有三類,包括抗敏藥物、通鼻藥物及類固醇,有些為口服藥物,亦有是噴鼻劑。

    抗敏藥物主要為抗組織胺,可以減低因免疫系統反應而引起的流鼻水、鼻痕及打噴嚏等症狀;通鼻藥物可以令鼻膜血管收縮,令病人不再受持續鼻塞困擾,但不能用多於一個星期,否則會引起其他併發症;類固醇則可以減輕病人的鼻炎症狀。

    但有些病人可能需要手術才能解決困擾,例如已併發鼻膜腫脹或鼻竇炎等問題,單靠藥物和洗鼻便無法處理,這時便要切除多餘及造成阻塞的組織,以令呼吸道回復順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 何志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