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小氣候:白鴿黨生老病死政治輪迴
人生旅程,生老病死乃必由之路,逃不掉、也躲不過!政治乃眾人之事,靠玩政治生存的政黨,發展歷程也一如人生,經歷生老病死這四個命定階段。何時由生入老、因病而死,就看這個政黨的政治生命力,不斷新陳代謝,維持政治能量,對抗衰敗。
自稱香港特區最大反對黨的白鴿黨,過去一年,人事上堪稱走過生老病死的人生四階,黨內德高望重的創黨元老華叔病逝,最資深的黨籍荃灣區議員趙葭甫又病故,較早前才舉行補選,屬於黨內第二梯隊的秘書長張賢登又證實患上腮腺癌,須請假治療至十月底,剛好趕在區議會換屆選舉前復出。
不巧的是,同屬黨務系統的另一骨幹成員、總幹事陳家偉才於兩周前被踢爆出入鳳樓,被迫辭職與黨劃清界線。大半個月內,白鴿黨內兩名第二梯隊的黨務骨幹先後出事,雖說白鴿黨的區議會選舉工程由高達和張文操盤,但陳家偉與張賢登分別負責黨內選舉機器在市區和新界的運作,選前易將,對白鴿黨地區選情的統籌,會沒有影響嗎?
病、死纏繞白鴿黨,生之路事實上也呈現斷層。去年六月政改方案一役,黨內第二梯隊、以新界東多名區議員為主的二十多名非主流派黨員,集體退黨另起新民主同盟的爐灶,還有三名黨籍區議員轉投公文袋。白鴿黨主流派對於這次黨內分裂,死撐沒有影響,是嗎?十一月區會選舉,白鴿黨在新東的戰績,可望驗證,但黨內失去了一批力爭上位的第二梯隊新生代,卻是不爭的事實。
生、病、死怎會缺了老的輪迴。看看今日白鴿黨主流派,能夠攀上政途高峰、位居立法會議員的八名黨員,均已走進人生下半場,平均年齡接近登六,對政客而言,仍算黃金年齡吧?只是人生有幾多個十年?白鴿黨這批大佬、大嬸,能夠及時培養接班人,保持黨的活力,抑或步上老人政治之路?
去年中黨內非主流派出走,有白鴿黨中人聲言,黨內用了十年時間,先後三次黨爭分裂,白鴿黨終於爭取到十年來最和諧的黨內氣氛。可是黨爭醜聞開始遠去,白鴿黨又遭遇生老病死的重重打擊,未來一年選舉年的兩大選戰,區議會和立法會選舉,白鴿黨面對來自同屬泛民陣營以至建制派的狙擊,能否維持本屆政治棋盤上的基本盤,實屬疑問。
白鴿黨在去年中政改之役轉軚,流失了一批忠實支持者,據說也因為向中間靠攏,吸納了另一批溫和支持者,孰消孰長?或許,去年中以來,白鴿黨好幾次街頭籌款成績滑落,足以說明一切。不過,同期內白鴿黨也收到好幾筆大額捐款,財來有方。或許,這正是轉軚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