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ies' Notes:滋補講究 太史五蛇羹

中國人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除了不時不吃外,還講究滋補養生,蛇羹就是其中一種具食療功效的美食。提起蛇羹,很自然想起在清末年間,人稱江太史的江孔殷,他熱愛鑽研美食,識飲識食之餘,也好宴客,所聘的家廚全是拿手炮製地方名菜的高人,出自江太史府上的美食也因而多不勝數,其中包括太史五蛇羹。據說江太史府每逢秋冬時節,五蛇羹便經常成為桌上佳餚,吃過的人皆讚不絕口。

江太史的蛇羹何以如此出名?首先,材料包括蛇肉、雞絲、冬菇、木耳、冬筍和花膠,單是蛇肉就選用了金腳帶、過樹榕、飯鏟頭、三索線及白花蛇5種蛇。烹調方法亦繁複講究,蛇肉先以人手逐一去骨挑筋後撕成幼絲,保持蛇肉原有纖維,同時也保留細膩口感;其他材料亦要預先處理,部分更要切成極幼小的絲。湯底則分別用上湯及蛇湯兩種混合而成,先說上湯,以金華火腿、老雞、赤肉等熬至少5至6小時;蛇湯則是以陳皮、竹蔗、龍眼肉、紅棗、薑及蛇骨熬製4小時,入口清甜鮮香,富有層次。

蛇羹上枱時,還會附上南乳薄脆、白菊花瓣及檸檬葉。南乳味的薄脆增添香氣及口感,檸檬葉則要切成極幼絲,令氣味散發出來,加入湯中可辟蛇肉的腥味,同時提升鮮味;至於白菊花瓣,主要用來中和蛇羹溫度,兼將花香融入湯羹中,令味道更清新香濃,令人一吃難忘。

Angela

太史五蛇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