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
  • 近日市場投資氣氛熱鬧,A股風頭一時無兩,引發資金沸騰。今時今日,理財產品與投資渠道多元化,成為獅子山下拚搏創富開闢道路。早前有調查發現,最多港人認同的「發達」途徑是購買理財產品、中六合彩及投資物業,當中有不少人以物業為主要資產,「磚頭」一直是不少華人資產配置的首選。

    事實上,通脹長遠蠶食金錢購買力,近年本港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節節上升,據政府統計處資料,十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5.2%,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十月份基本通脹率的按年升幅為3.4%,較九月份增加,這亦是吸引長綫資金傾向實物市場的一大誘因。

    據統計,本年迄今整體物業(包括住宅、工商舖、純車位等)註冊金額已突破5,000億元,暫較去年全年高出逾一成,乃歷年第7度超越5,000億元水平,預期今年全年整體金額將挑戰○七年及○九年,有力躋身紀錄第五高!

    箇中升勢主要受新樓旺勢帶動,年內迄今一手私宅註冊金額首破1,600億元大關,暫較去年全年大升近八成,並超越二○一二年高位,反觀同期非住宅物業涉及金額縱然終超越千億水平,惟相對去年全年逾1,500億元仍落後三成,看來全年最終難超越去年水平。

    零售轉弱 炒舖審慎

    辣招遏樓市,今年住宅市道「一手搶二手」畸形格局持續,市場剛需強烈,供應不絕、定價吸引的一手盤成出路。反觀工商樓市表現反覆,辣招抑制、銀行收緊按揭,適逢零售市道轉弱,舖市生態改變,過往1,000萬至8,000萬元中價舖位成交量佔整體成交最大比例,舖位交投不如前,炒家出手審慎,預期舖位成交將續現兩極化,逾億元大額及細碼舖位交投主導,中價舖跑輸。

    近日,本地經濟仍然靠穩,加上目前游資充裕,為物業長線投資造就正面條件,而近月市場亦不乏大額成交,反映投資者對本港工商舖物業前景保持審慎樂觀。

    筆者相信,隨着佔中影響褪減,加上臨近節日消費市道回穩,在A股熱浪帶動下,滬港通開車,人行減息等效應有望進一步釋放,為寫字樓及舖位需求帶來一定支持,改善整體交投氣氛!

    美聯集團董事總經理 黃子華

    查詢股票編號
    租/售 租   售
    樓盤由squarefoot.com.hk提供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