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租/售 | ![]() |
租 售 | |
樓盤由property.hk提供 |
投資SUN角度:買地產股 好過買樓
政府十月份公布非本港居民及公司名義買樓要繳付15%買家印花稅,辣招當堂嚇窒樓市,成交量急降。有銀行表示,十二月份樓宇按揭宗數大減五成,十二月首二十一日,一手私樓及二手住宅註冊宗數合共2,649宗,較十一月的7,197宗足足減少63%。
不過,這個由供求失衡所衍生的地產大牛市,在低息環境的推波助瀾下已走了十個年頭,美國失業率一日唔跌,低息政策都唔會改變。而按入息中位數,現時港人供樓負擔約佔收入一半,遠遠不及一九九七年逾八成水平。
政府十月公布買家印花稅後,樓宇成交宗數減少,銀行按揭部門為爭生意,開始調低按息。供樓成本低,直接支持了高樓價,除非息口期望改變,利率進入上調周期,樓價才有機會出現急挫的誘因。
樓價愈升愈有,但本地地產股卻走勢背馳,股價較其資產淨值折讓幅度達歷史高位。恒基地產(00012)今年低位37元,不到每股資產值的一半,反映熊市時,投資者要錢唔要貨,資金避走防守股。
五大地產商長實(00001)、新地(00016)、恒地、信置(00083)及新世界(00017)的股息率約是1.8至3.2%,不屬高息之類別,發展物業的收入有周期性,就算地產商都持有唔少收租物業,其防守力始終不及靠收租且收益幾近全部派發的房託基金(REITs),令領匯(00823)由○八年十月的8元樓下持續攀升至今年十一月的43.1元才見頂。期間五大地產股只大致反彈一倍多,只有新世界因公司業務整頓,估值獲重新評定,股價反彈近兩倍,不過,跟房託基金比較,仍然大大跑輸。
市場風險胃納提升
到一三年,樓市未必一如部分大淡友所想,即時轉勢,但十年地產大牛市要再向上突破,阻力巨大,因政府話到明,樓價再飆將再出招。不過,樓價不再瘋狂飆升,都唔代表要急跌,在環球經濟復甦及A股谷底反彈推動下,熱錢流入,投資者風險胃納提高,在市場逐步消化了現有的辣招及樓宇供應等因素後,地產股的資產折讓可繼續收窄,未來可望跑贏靠收租的房託。
本地地產股估值唔算貴,且業務多元化,如長實的資產值中,香港起樓部分實際得13%,和黃(00013)等上市公司權益佔去了53%,股價受本地樓市影響有限,若然只有兩種投資可揀,買樓定買地產股,筆者認同四叔名言︰「買股好過買樓」。


雖然政府出辣招為樓市降溫,只要樓價不大跌,地產股仍看好。(資料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