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康縣返貧爭資助
【本報訊】山西大同縣十六年前成為「小康縣」後,多年來因該名銜導致資金申請四處碰壁,而同市五個國家級貧困縣則獲大量資金及政策援助。該縣近日終成功申請返貧,得到逾千萬元的資金發展產業。事件引起爭議,輿論認為大同縣覬覦巨額資助而裝窮。
大同縣人口有十八萬,當中近六萬人為貧困人口。北部農業人口貧困率達七成五以上。惟九六年時,縣領導為榮譽與面子,申請成為小康縣,其後無法再受惠於扶貧政策,申請發展項目、資金時亦處處受阻。
得到逾千萬元農業資金
反觀同市其他貧困縣則得到扶貧資金、定點幫扶及政策優惠不斷注入,令貧困縣得到發展機會。十六年來大同縣一直錯失扶貧資助,終於今年成功申請返貧,資金、項目亦隨之而來,更得到一筆逾千萬元資金發展農業。
大同縣返貧引起爭議,輿論認為小康縣為得資金而裝窮,質疑不着力發展解決貧困,竟以貧窮為榮,即使脫貧致富仍爭相戴起貧困帽,心安理得的收取國家扶貧資金,揶揄是政績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