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鍾南山語重心長 治亂世須用重典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日前在北京指出,食品安全事件此起彼落,主因是「存在着體制之痛」。

最近武漢、廣州、江門、深圳等地陸續發現來自海南省的毒豆角和毒指天椒,其中深圳問題最嚴重,先後檢驗出十一批次,而且其毒性是以前檢出的五倍。有毒食品屢禁不絕,暴露了管理體制上的漏洞,而這漏洞之大,絕非地方當局可以堵塞。鍾南山在出席全國兩會期間公開指出「體制之痛」,用心良苦。

食品安全管理出了甚麼問題?首先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正如鍾南山指出,沒有嚴格的獎懲制度。「國外就不一樣,一旦在番茄、魚丸等日常食品中發現一點點安全問題,馬上就會被罰得傾家蕩產」。

事實上,種種食品造假行為都是在當今社會道德淪喪、世風日下的背景下發生的。奸商為了追求高額利潤,置民眾生命安全於不顧,對這種行為,絕不能姑息。但多年來,當局對生產、銷售有毒食品的黑心商人往往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完全起不了阻嚇作用,令他們有恃無恐,變本加厲。

多頭管理 形同虛設

鍾南山指出的另一弊端,是「多頭管理、多龍治水」。例如,豆角生產歸農業部門管,到了市面上歸質監部門管,銷售又歸工商部門管,出口歸檢疫局管。由於政出多門、職能重疊,表面上多個部門都要管、都能管,實際上是沒利益都不管,有了利益就爭着管,到最後變成管不好、管不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監管不善、執法不嚴的背後往往有官商勾結的陰影。不少貪官收受奸商賄賂,雙方結成利益共同體,狼狽為奸,成為黑心商人的保護傘。他們對生產、銷售黑心食品大開綠燈,甚至在問題被揭發後仍撒手不管,或查而不辦,千方百計保護奸商和黑心食品過關。

最駭人聽聞的例子,莫過於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八年查處後,本應將毒奶粉就地銷毀,可是各地卻將奶粉封存,待風頭過後擅自解封,運往外地再作食品原料,危害消費者。然而,事發至今,食監當局仍未作出處理。同樣令民眾擔心的是,當日涉及毒奶粉事件下台的官員,除了幾個基層替死鬼外,大多數已風光復出,異地做官。

鍾南山於沙士一役成名後,一直不改敢於講真話的本色,不斷揭露醫療衞生及食品安全方面的弊端。他此次在兩會期間就食品安全問題放炮,語重心長,但願當局能聽進逆耳忠言,全面整頓食品安全體制,否則,任由奸商繼續禍國殃民,國家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