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時事…社論及專欄
政治理應服務各方
文: 台灣.中國時報
24/01/2004
猴年開春,又是新的一年。對絕大多數台灣人民而言,這一年有幵不同的意義,最主要當然是開春之後隨即到來的總統大選,是牽動台灣變與不變的關鍵因素。與其說民眾期待政黨再輪替或己意支持者能當選,不如說經過政黨輪替的四年,社會各界對政治、對政治人物有一層新的體悟;政治不該是台灣常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政治理應服務各方,而非各方服務政治。
今 日 相 關 新 聞 ﹕
《監察網》
求籤何需講手氣
復甦日經濟須續改革
望越人最後障礙倒下
中東自由之戰開始
另類流年運程
酒文化望而生畏
煲呔今年一定要好
自欺欺人
新年置業夢
猴年經濟在樂觀中展開
非洲衝突源於民族矛盾
為美大選奠下辯論基調
享受民主酸多過甜
從各項指標來看,國際經濟形勢回溫,台灣有很大機會在這一波全球景氣復甦的過程中,重振經濟成長的新指標。唯一的變數反而是政治局面的不可預測。
政黨輪替讓台灣民主進入一個新的里程,但在民主象徵意義之外,台灣人民享受到的民主果實,其實酸澀遠多過甜美。
回味政黨輪替這四年,總統大選之後,幾無喘息的時間,一路又從立委選舉到縣市長和北高市長選舉,因為選舉使得政黨之間幾無建立彼此善意的時間和空間,遑論互信。這樣的困境,其實在三月總統大選之後,同樣存在。
攤開政治時程,二○○四年似乎只是台灣更艱巨路程的序幕。但如果這是台灣須承擔的民主必要之痛,朝野政治領袖若能記取過去四年政黨輪替的經驗和桝訓,未始沒有值得期待的理由。我們要提醒即將產生的民選總統:第一,承擔民意的託付,不表示取得法律詮釋權,可以不受法律節制;第二,民選總統不表示可以不尊重國會;第三,政府體制機轉的主軸還是在行政、立法兩院;第四,儘管選舉頻繁,人民利益和國家整體發展毫無疑問須擺在政黨利益之前。
復甦日經濟須續改革
版權所有 © 2025 ON.C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