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
  • 日前,國務院相關機構來港召開座談會,就香港在國家「十三五規劃」中的定位,特別是「一帶一路」背景下的香港角色,徵詢各界的意見。

    「十三五規劃」提到了鞏固香港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地位等,不少人便循着這個思路,呼籲國家把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的工作更多地放到香港,以建成最大的離岸人民幣金融中心。還有人提出,香港是國際城市,對外聯繫甚廣,應在港建成內地最大的「走出去」知識和技能培訓中心。這些建議很有意義,卻忽視了「一帶一路」的本質,也忽視了香港已經錯過了建立獨特的離岸人民幣中心視窗的時間。

    「一帶一路」是中央提出的高度開放、合作共用的戰略。這個開放,不僅對「一帶一路」沿線的發展中國家,如中亞、東盟國家開放,而且對世界銀行開放,對亞洲開發銀行開放,對歐洲、美國所有發達國家都開放。換言之,這個帶路戰略,是中國對世界的全方位開放。

    因此,必須在這個新坐標下重新檢視香港獨特的優勢,為香港定位。過去二十年,香港漸漸失去各種中心的地位:先是內地於二○○一年底加入WTO,成為許多國家最大的交易夥伴,香港失掉貿易中心的優勢;再就是內地沿海紛紛建立深水港,香港又失去了航運中心的優勢。

    今年十月,習近平訪英獲得成功,而港人只看到了中國國力增強後,英國表現出「精緻的功利主義」,卻沒有想到這也意味着未來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將是倫敦,不可能再是香港。港人也沒有意識到,過去與內地城市相比較產生出的那些優勢,例如中英雙語、普通法體系、國際仲裁中心、海事仲裁等等,都要讓位給倫敦了。

    隨着國家的發展,香港優勢的坐標逐漸發生了變化。現在,香港還有甚麼獨特的優勢,可以列入到國家下一步的發展戰略呢?

    齊鈞梓 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