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
  • 將習近平和大清皇帝雍正作比,本是坊間輿論的一種意會揣測,想不到的是,官方居然也有此意。

    二月十六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刊發了一篇文章,名為《雍正如何讓官吏為國家做事》,作者為習驊。習驊是筆名,其背景不得而知,但從該文能在中紀委監察部官方網站刊出來看,不排除作者是奉官命而作。

    雍正當然和習近平有得一比,該文說,雍正既不容忍「貪」,又不容忍「懶」,他兩手抓,而且兩手都很硬。雍正首先誅殺貪官,保持高壓,讓官員們聽到「錢」字就發抖。而習近平兩年多執政,鐵腕反貪腐,治慵懶,整作風,開創先例拿下大老虎周永康、徐才厚、令計劃,又帶頭接地氣,和黎民百姓深度接觸,黨風政風為之一新。

    對比這些,會發現習近平的治國治黨方略,確實相當程度上借鑑了雍正當年的做法,說得刻薄一點,就是人治之下,要讓官吏為國家做事,須先打一巴掌再賞一顆甜棗。

    不過,習驊既拿兩人對比,就不得不拔高雍正。他說,三百年前的雍正,雖在位僅十三年,但他刷新吏治,對貪官、懶官、巧官出手很重,始終保持高壓,對忠臣、清官、能人春風滿面,呵護有加。他的嚴厲和溫情是有原則、有主題的:他要打造一支鐵的隊伍,服務於改造中國的大棋局。

    顯然,最後這句話才是作者撰寫此文的真正目的。雍正治國治吏,後世評價多為刻薄和嚴酷,作者特意翻案,將雍正塑造成愛憎分明、銳意改革、「創造了許多奇迹」的皇帝,不外是為了擦領導人的鞋,是為習的反腐增添溫情的注腳,以回應當下官場中的強力反彈。

    但即使如此,將封建皇帝與黨的一把手進行對比,也一直為中共所避諱。此番中紀委書記王岐山麾下的官網,居然打破禁忌小試鋒芒,確令人刮目相看。至於習近平會否接受如此比較,還需拭目以待。

    耿炎直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