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小氣候:成也地區 敗也地區

去年區議會換屆選舉,建制派取得空前大捷,全面主導十八個區議會,加上末代委任區議員,地方民意盡在掌控中,就算立法會反對派橫行,特區政府推動施政,有需要發動民意護航,除了立法會建制派,還有區議會的地區聲音。始終區議會是憲制架構的法定地區民意諮詢組織,光講程序,也算是特區政府打民意戰的一隻棋。

建制派控制了各個區議會,特區政府的地區施政理應無往而不利,原來只是美麗的誤會,一年下來,多個關乎全港利益的施政議題,紛紛在地區觸雷,特區政府一籌莫展,CY梁振英日前透露多個興建公屋計劃,都受到地區人士反對,不惜「好言相勸」,呼籲地區作出少少犧牲,本着「一家人」的心態,放行公屋計劃,協助特區政府解決房屋問題。

其實,特區政府施政在地區阻力重重的例子比比皆是,CY特別提出房屋議題,當然與他把房屋問題列為施政重中之重有關。不久之前,九巴申請加價,就拿區議會過橋,聲言多個路線重組計劃未獲區議會接納,難以節省成本,更拋出落實路線重組可以不加價的承諾,變相把導致加價的原因,塞到區議會手中,暗示地區人士為維護一區居民的利益,要由全港的巴士乘客補貼,特區政府也含沙射影,聲言會與區議會繼續商討落實路線重組計劃。

骨灰龕用地問題,是特區政府施政受制區議會的另一個例子,規劃的多個選址,幾無例外遭受當區區議會反對,骨灰龕位供應不足,正是多個區議會拒絕特區政府在區內覓地建骨灰龕場的結果。

區議會只是民意諮詢機構,特區政府如要硬推任何涉及土地規劃的建設項目,理論上只要「聽取」了區會意見,修訂計劃,算是平衡了地區利益,便可照建如儀,只是必定會惹起地區反感,不利長遠合作關係。區議會名義上是地區諮詢組織,實際上已左右了特區政府的決策和施政。

地區中人說,雖然本屆各個區議會均落入建制派之手,但有選舉就要考量選票問題,建制派區議員已不可能為了替特區政府護航,違背地區利益而盲目支持,否則到選舉必定票債票償,誰不會為個人政治前途計算,一些不涉地區利益的公共議題,要建制派區議員支持無問題,一旦在區內興建厭惡性項目,又或是縮減巴士路線等牽動地區利益的議題,根本就不會有建制派與反對派之分,而是一面倒變成反對派。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