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熱辣:內地客瘋搶港特產

  • 內地人來港搶購成風,不單生活用品,連老店限量製作的本土特色食品亦成為瘋搶目標。大澳鄭祥興蝦醬及上環和興臘味,於內地電視節目《舌尖上的中國》亮相後,紅爆內地,吸引內地食肆及旅客冒名掃貨,蝦醬更受水貨客追捧,有上水雜貨店月入百斤蝦醬應市;亦有水貨客排隊輪購本港著名品牌蛋卷,於內地網站炒貴逾倍轉售。商戶對食品受歡迎感到開心,更希望藉以開拓內地市場,但市民則擔心出現供不應求情況。

    東方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假日大澳,人頭湧湧,四、五架旅遊車泊滿大澳停車場,鄭祥興香蝦製造廠門市前更擠滿內地旅客。該店第四代負責人鄭啟強說:「湖北、上海、四川都有,話睇完節目,嚟到大澳專程過嚟買番幾樽,仲同我阿媽影相。」節目效應下,除旅客,內地食肆老闆亦加入搶購行列,紛紛來電洽談購買。

    水客搶購百斤蝦醬

    部分「水貨雜貨店」見蝦醬於內地有價有市,亦到大澳搜購。鄭說:「佢哋幫水貨客攞貨,一桶桶咁買,每桶都有十斤,一個月閒閒哋攞成過百斤。」對於蝦醬產品受到肯定,他表示非常開心,「唔理香港人定內地客,全部都係特登走入嚟買,所以好多謝佢哋。」

    被內地旅客追捧,同位於大澳的蝦膏廠,近期生意比去年同期好,其中勝利香蝦廠負責人李錦平更說:「試過一日做三萬幾蚊生意,以前平日都係做一、兩萬蚊,啲旅客朝早睇完大佛,下晝就過嚟買手信,誇張到有人攞埋架買餸車嚟,最多一次過買成廿幾樽。」他更希望藉此開拓內地市場。

    「內地人對食物都有要求,知道有地道嘢食,就會過嚟買番幾斤。」曾於同一個節目亮相的上環和興臘味,第二代負責人鄧立桓表示,節目播出後,特地來掃貨的內地個人遊旅客多近一成。但製作臘腸需時,亦因應環境天氣,產品數量有限,擔心未能應付所有需求:「中國成十三億人,有萬分之一嚟,我哋都應付唔到。」

    家鄉蛋卷炒貴逾倍

    而市民對內地人來港搶購食品,表現各異;李太表示,見到港產食品受歡迎也感到開心,最重要不要被搶購一空;但蔡太則擔心出現供不應求,「過時過節時,個個都走嚟買,如果有內地人入貨,可能會好快賣晒。」

    為同時照顧本地需要,部分對內地人同具吸引力的本地老店,早已出招,其中以蛋卷聞名的德成號,產品於內地拍賣網站被炒貴逾倍,家鄉雞蛋卷原價每盒港幣一百零九元,於網上被標高至二百零二元人民幣。該店老闆劉先生表示:「每年都有唔少內地人嚟買,仲有人將蛋卷放上網賣,所以會設個限額,門市散賣每人限買最多四磅,預訂就四十磅,確保大部分人都買到。」

    城市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國康認為,傳統食品小商戶面對成本上漲,於內地打出名堂,有機會拓展更多銷售渠道,或吸引更多種類的客戶而生存下來,令本土特色得以延續。雖然小商戶日後生產量可能未必一下子滿足所有需要,不過由於這些商品並非必需品,對港人影響不大,所以不會加劇中港矛盾。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專案組

    明年起本港禁止拖網捕魚,大澳蝦膏蝦醬原材料日後可能改用內地貨。

    鄭祥興香蝦廠
    鄭啟強說,除旅客外,部分在上水的水貨雜貨店亦大量入貨供水貨客帶返內地。

    勝利香蝦廠
    假日大澳,人頭湧湧,來觀光買蝦膏蝦醬的人多不勝數。

    上環和興臘味
    和興臘味負責人鄧立桓說,近期多了內地個人遊旅客特地來掃臘腸。

    北角德成號蛋卷
    由於顧客眾多,蛋卷店增設購買限額,以求大部分人都可買到。

    大澳蝦醬好好味?
    傅小姐(內地旅客):「之前都來過大澳,覺得這裏的蝦醬好好食,今次買多幾瓶,如果他日味道變了就很可惜。」

    杜先生(內地旅客):「我第一次來大澳,聽說這裏的蝦膏好好味,如轉用內地蝦應該對味道影響不大,會再來買。」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