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訂專業指引 區分高風險醫療

  • 【本報訊】食物及衞生局加大力度打擊不法的醫學美容經營,繼成立高層次的督導委員會,昨再宣布在其下成立包括美容業界、相關醫療專科和消費者代表的工作小組,由衞生署署長任主席,務求加快區分高風險的醫療程序,並制訂專業指引,回應公眾期望。

    東方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食衞局局長高永文昨表示,社會普遍認為要盡快清晰區分美容服務及醫療程序,工作小組將收集所有持份者意見,參考海外相關經驗,為非醫院內進行的高風險醫療程序訂立規管架構期間,透過指引回應市民期望。他強調,劃清界線後,日後不會存在「醫療美容」:「醫療就係醫療,美容就係美容」,醫療部分應由醫生負責,無論醫生資歷、場所及設施都受監管。衞生署、海關和消費者委員會亦加強合作,監察涉及高風險程序的美容廣告。

    規管範圍不會「寫死」

    消息稱,規管範圍不能「寫死」只針對美容院,以免「改個名,喺健身院,甚至上門做都得」。

    香港美容業總會創會主席葉世雄表示,贊成業界需要一套指引定出可提供的服務範疇,但擔心規限太緊,「喺咪見血就係醫療程序?業內做激光、彩光從業員都考晒試,如果呢啲服務都攞走,就好大問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