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水系含雌激素爆燈 長江水源不育恐慌

  • 內地掀起「食水含避孕藥」恐慌!多個網站近日瘋傳一名自稱「前美國某大學環保專家」發表的文章,稱中國六個主要水系受嚴重污染,水質含類似避孕藥成分的環境雌激素,冠絕德國、希臘、葡萄牙及南韓等地,當中長三角地區的問題最嚴重。文章更稱一般食水處理技術無法清除雌激素,長期飲用可致不育不孕,卻無提及現時佔港人逾七成食水量的東江水源是否亦中招。香港多個環保團體表示高度關注事件,水務署昨承認雌激素並非恒常監察項目,但堅稱水質符合世界衞生組織的標準,可安全飲用。

    東方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該篇文章於今年五月中旬發表,出自一名獲微博認證為「原美國夏威夷大學環保專家董良杰」的網民,內容引述另一學者於食水中雌激素干擾物研究結果,發現來自內地六大水系的二十三個水源樣本,均含雌激素干擾物,以長三角地區含量最高。他又上載圖表對照中外城市食水含雌激素的資料,並寄語「一般水處理技術去不掉(雌激素),人體積累,後果難料」。

    文章一出,迅即有逾萬名網民轉載及多家傳媒追訪,更發現有關資料來自中國《環境科學學報》二月份英文期刊。內地供水部門及學者均表明雌激素含量須達一定水平且每日服用,才會產生避孕作用,認為水中的雌激素含量低至可忽略,毋須理會水平,對人類影響不大。

    環保團體香港「綠色和平」關注事件,該環團項目主任江卓珊指,綠色和平早於二○一○年已發現長江沿岸的食用野生鯉魚和鯰魚含有重金屬、類似雌激素「壬基酚」(NP)及「辛基酚」(OP)等工業排放的有害有毒物質,可干擾人體內分泌及生殖能力。她認為調查結果與內地傳言不謀而合,不排除雌激素源於內地工廠排放的有害物質,促請內地政府盡快建立可持續管理化學品的制度,以限制生產商使用及排放有毒有害的物質。

    煮沸亦無法去除

    對於港府無將食水含雌激素納入恒常監察項目,江卓珊感到驚訝。她指近年常用的日用品都有使用添加劑,這些化學物可污染環境及水源,受污染食水即使煮沸亦無法去除雌激素,更會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特別是兒童及孕婦,認為港府有必要全面檢測食水,但長遠及徹底的做法是改善有關污染問題。

    一直監察東江源頭水質的環團香港「地球之友」執行總監陳美玲昨指,暫無聽聞有關消息,但會密切留意事態發展。香港水務署指香港食水經過濾水廠的嚴格處理和消毒,水質完全符合世衞標準,水務署訂有恒常水質監測計劃,所有食水樣本的檢測結果均符合世衞指引。根據世衞的研究,食水含有與雌激素有關的化學物的濃度極低,故毋須恒常監察,但會密切留意世衞的最新指引及檢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有環保團體估計雌激素來自內地工廠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質,促請內地政府建立可持續管理化學品的制度。(資料圖片)

    自稱「前美國環保專家」的內地網民,聲稱中國六大水系含有避孕藥成分,近日再掀網民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