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知健:換片戴口罩防輪狀病毒
【本報訊】本港每年多達二千名兩歲以下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入院,兒童連續數天不斷屙嘔,因大量脫水而要入院吊鹽水。兒科專家警告,病毒容易在幼兒學校及家居傳播,嚴重輪狀病毒患者的糞便可帶有數以億計的病毒,幼童只要接觸一百粒病毒便可中招。成年人有時亦難幸免,曾有父母替患病嬰兒換尿片時被噴病毒糞水,因而被傳染致屙嘔大作,專家建議父母換尿片時應戴口罩慎防中招。
病童嚴重屙嘔致脫水
兒科專科醫生梁赤華解釋,輪狀病毒是全球最常見引致兒童腸胃炎的病因之一,多達六成八的兩歲以下幼兒曾經中招,其中入院治療的每年多達二千人;每千名一歲以下嬰兒,有十八點四名曾因輪狀病毒入院。感染後幼兒可每日嘔吐多達九次及水狀腹瀉,三成兒童發高燒超過攝氏三十九度,嚴重者因脫水而要入院吊鹽水。
梁赤華提醒,一歲以下幼嬰中招後入院的機會,較年齡較大者高兩倍,家長必須留意子女屙嘔後有否出現疲倦、眼皮凹陷、口唇乾、每日小便少於四次等脫水徵狀。如出現上述情況,要立刻接受醫生評估,因兒童脫水超過一成便需入院,超過兩成更有生命危險。家長要留意,替受輪狀病毒感染的嬰兒抹屁股時,會刺激其肛門,有機會令嬰兒即場噴出水狀糞便,家長最好戴口罩慎防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