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民調:毒食品自由行周一嶽失職
德國蛋及禽肉食品受二噁英飼料污染,內地及南韓等多個國家先後禁止進口相關產品,但港府不但沒有即時公布事件,遲遲沒有抽查檢驗,至今仍拒停德國蛋肉進口,而內地亦經常發現有毒食品,隨時流入本港,令市民防不勝防。「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不滿政府處理問題食品反應遲鈍,後知後覺,遲遲不停止進口相關食品,是沒有將市民健康放於首位及對問題掉以輕心,直斥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失職,無吸取以往處理問題食品的教訓。
德國雞蛋及禽畜肉類製品受二噁英污染風波蔓延全球,部分飼料被驗出二噁英含量超標七十多倍,四千多個受影響農場被勒令停售家禽、豬肉及雞蛋。內地、南韓及斯洛伐克等國家已先後禁止進口德國牲畜製品,英國及荷蘭等國亦正加強檢驗相關產品。
至今未禁售德國蛋
本港進口的德國蛋肉同樣有機會受污染,但周一嶽得悉事件後竟沒有即時公布消息,又指德國雞蛋只佔本港進口蛋的百分之一,又「斷估」最近一批德國蛋一個月前進口,已經售清。有關言論翌日即被推翻,有媒體及食物安全中心在多個零售點仍發現德國蛋,當局始抽取樣本化驗及將被發現的德國蛋封存,並改口呼籲市民停止食用,及宣布扣檢所有德國進口本港的蛋類及禽肉,並將檢驗範圍擴充至德國腸。然而,當局至今仍沒有要求業界停售及禁止相關產品進口。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於上星期四至六以街頭問卷及電話形式,成功訪問二百七十一名十八歲或以上市民,結果顯示,對於周一嶽獲悉德國蛋受污染事件後,沒有即時公布,又錯估市面德國蛋已售清,四成二受訪者直斥他反應遲鈍,後知後覺;三成五不滿他知而不報,故意隱瞞;一成七質疑他根本不了解情況。
中國及南韓等國家亦先後禁止進口德國蛋肉,但港府仍稱要配合歐盟的公布,四成受訪者指摘當局只聽從指示,無將市民健康放於首位;三成一斥做法盲從、官僚;兩成一斥當局怕事怕孭鑊。
對於政府其後改口呼籲市民停止食用德國蛋,但又沒有禁止進口及要求停售,三成二受訪者指措施自相矛盾,令人無所適從;另有三成二批評當局對問題食品掉以輕心;兩成九不滿當局行動拖拖拉拉。
每當發現問題食品,港府的反應往往較其他國家緩慢,三成五受訪者稱是官員做事馬虎所致;三成一歸咎抽查制度不完善;兩成七批評官員漠視巿民健康。
漠視教訓只懂死撐
自從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政府緊急修例後已有權回收或停售問題食品,但在德國蛋事件中仍沒有運用權力,四成四受訪者直斥法例形同虛設;三成不滿當局有權力卻不執法;一成九直斥當局作風依舊,毫無標準。
最近內地亦先後發現有毒食品,包括毒河粉、毒腐竹及毒臘肉等隨時會流入本港,三成九受訪者促政府加強監管及抽查內地食品;三成四擔心市民隨時中招,防不勝防;兩成四批評現時抽查行動過於緩慢及被動。
調查亦發現,大部分受訪者不滿周一嶽監控問題食品的表現,三成七批評他無吸取過去教訓;三成一不滿他無保障巿民健康,是失職;兩成一直指他遇到問題只識死撐。
綜觀整體情況,大部分受訪者不滿政府處理德國蛋肉事件反應遲緩,又沒運用權力要求回收或停售,令法例形同虛設,未能堵截問題食品流入,市民健康安全毫無保障。


周一嶽罔顧市民健康,任由問題食品賣通街。

當局堵截內地問題食品不力,屢次引發團體示威。


冼小姐(學生)
「政府處理問題食物時訊息很混亂,又未能迅速跟進,令市民無所適從。」

廖先生(學生)
「市民有知情權選擇食物,政府知道德國蛋消息沒有即時公布,做法不能接受。」

李先生(營業員)
「香港經常發現問題食物,反映周一嶽做事僵化,又沒有嚴格抽查,部門間又推卸責任。」

陳小姐(醫療)
「政府有權回收問題食物,但卻沒有運用權力,叫市民停食又不禁止入口亦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