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康巴士服務長期不足

  • 【本報訊】肢體傷殘人士的交通服務長期不足,一項研究發現,現時復康巴士服務未能滿足全港十八萬名傷殘人士的需要,批評政府一直未有投放足夠資源。

    關注傷殘人士團體社區發展動力培育研究發現,現時香港復康會提供的傷殘人士交通服務,包括一百一十五輛復康巴士、二十多輛易達巴士和二十輛易達轎車,每日平均載客量近三千人次,根本未能滿足傷殘人士的需要,除了要提早三個月預約外,接載服務亦不包括偏遠地區,對使用者帶來不便。該機構政策會員林旭華批評,政府為這班弱勢社群提供的福利不足,認為當局應投放更多資源照顧傷殘人士。

    患肌肉萎縮症的甄俊傑表示,想使用復康巴士但需提早最少三個月預約的限制太大,「突然想同朋友飲茶,點提早三個月預約?對我哋嚟講好痛苦。」

    商人引入10車辦電召服務

    黃河實業大股東兼行政總裁黃達揚斥資五百萬元,從日本引入十輛復康轎車,為傷殘人士提供電召接載服務,料首輛可於四月投入服務,其餘預計於十月運作。他稱將成立社企負責營運,收費希望是傷殘人士能夠負擔或較的士便宜。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林煥光稱,政府、商界及民間應共同為弱勢社群提供幫助,對港鐵部分車站仍未裝升降機方便傷殘人士感失望,促加速安裝;又批評三間巴士公司更換有低地台巴士速度太慢,指運輸署應督促有關公司加裝設施。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

    甄俊傑(右)認為,現時本港的復康巴士服務不足及有太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