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孕6至8周是「作小產」高風險時期,妊娠期陰道有可能見少量出血,顏色淡紅、暗紅或鮮紅,時下時止,這常是小產的先兆,惟未是真正小產,中醫一般稱為「胎漏」,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先兆流產」。
不良情緒 影響生育
香港女性體質容易因腎虛、氣血虛弱,導致胎漏,中醫除了使用中藥助安胎,也常使用針灸,穩固孕婦心神。不少臨床研究證實,不良情緒可影響到女性生育,尤其近日新聞沉重,容易令人情緒起伏心煩,孕婦須注意,有流產經驗者更要小心。
本人結集過去兩年生育困難案例,分析自然受孕及人工受孕的成功生產案例數字。眾多生育困難案例中,103宗經過中醫針灸治療成功受孕,懷孕期間亦有繼續接受針灸,當中活產案例超過七成,共有76個,同時發現有流產、胎停案例27個佔26.2%,27宗案例中經自然受孕成功者為8個,人工受孕為19個。因此如何輔助生育困難人士,真正順利地活產生育,是中西醫學的一大挑戰。
胎漏成因
根據臨床經驗,10個孕婦中約有4個會出現「作小產」,即中醫所謂的「胎漏」,形成「胎元不固」的原因分為兩大類:
(一)胎元方面 例如夫婦之精氣不足,或胎元有缺陷,即精子或卵子的缺損,或兩者均有缺損;或基因分裂出錯等。這種胚胎質素差,一般都無法成功生育,保胎亦無效。
(二)母體方面 例如素體虛弱,腎氣不足;或懷孕後房事不慎,損傷腎氣;或脾胃虛弱,血氣不足;或七情鬱結,即情緒不安;或跌仆閃挫,或接觸有害物質等。以上原因均會損及胎元,引發「胎漏」。
至於中醫針灸及食療安胎方法,下次與大家詳談。
Fit型Sun知
香港中文大學及福建中醫藥大學醫學碩士 、家健中醫針灸骨科醫療中心主任醫師 、香港中醫藥文化學院總監
黃梅芳 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