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Them Eat Brioche!

「你就乾脆把整塊牛油吃進肚裏吧。」家人對我說。

知道我是牛油癡狂,在吃方包時總會調侃着我。我不回話,因我就是要以層層牛油把眼前的方包鋪滿。一直偏愛牛油剛從雪櫃拿出來時的凝固狀態,對溶掉的牛油的感覺一向普通,直至我遇上Brioche─法式牛油麵包。

它是一個小圓包,拳頭般大小,表面是焗後蛋漿遺下的金黃,吃下去,先有鬆餅似的鬆脆,然後陣陣牛油香來襲,酥香從軟腍包身的小氣孔中冒出頭來,換來一口一牛油之感。原來就是因為牛油的含量特高(麵粉與牛油的比例一般為2:1),使包身特別鬆軟。

從Brioche的名字看,大概可以估到它是法蘭西產物。中國歷史上有「何不食肉糜」,是皇帝不知民間疾苦的經典金句;法國也有"Qu'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傳說路易十六的王后Marie Antoinette見農民窮得沒麵包吃,竟問他們何解不吃牛油、雞蛋豐富的Brioche!後來此句被翻譯成"Let them eat cake.",成為警世名言。

除了基本味道外,Brioche配以朱古力、香腸、提子皆可,算是百搭。麵糰要是被搓成方包狀,製多士時根本不用再搽牛油,伴鵝肝更是貴氣美味。再複雜點,法國人會把它拿來做French Toast,蘸蛋漿,兩邊煎至脆身便可,蛋香、牛油香夾在一起,雙重享受。在香港,吃到Brioche的地方不多。知名度遠遠落於百吉包、牛角酥,其實挺可惜的,因它總帶着點點法式傲氣。它不像牛角酥,被人偷工減料,以起酥油代替牛油,仍能忍辱負重達到鬆化效果;要是用植物油炮製Brioche,靈魂隨着牛油香氣消失殆盡,這種風骨,的確值得佩服。

Adr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