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溥來熱血籃球火

做運動除了鍛煉體魄外,最重要是磨練鬥志和訓練EQ。像電視節目《勁食日本一》、《通識通通識》的型男主持林溥來(Patrick),身形健碩高大,原來他過往曾兼任本地職業籃球員,多次參加本地甲一賽事。處身注重團體精神的籃球隊,讓Patrick學會堅忍耐力,這份精神對處世做人獲益無窮。

Patrick自幼便愛上打籃球,小小年紀已經常跟兄弟作賽。中學入讀喇沙書院,長得高、跑得快,理所當然加入籃球隊打前鋒,擅長走籃、投籃,由於夠速度,要取分不難。他說︰「打籃球是每天上學的動力。」他於高中參加學界比賽奪得九龍區總冠軍,大學時兼任職業球隊「發景」隊員,多次參加香港籃球聯賽男子甲一組的比賽,他的青春是在籃球運動中度過的。

Mentality × Teamwork

以為Patrick會在訪問內大談其專業球技?怎料他重視的是Mentality和Teamwork兩字︰「打波除了講球技,也要有成熟心態。籃球是一個很有趣和多變的運動,既需個人表現,也要團隊合作精神,一個成熟的球員應兩者並重。」年少無知,中學時他的腦袋裏容不下Mentality和Teamwork兩字︰「那時取分很容易,常『獨食』不交波,如隊中野馬。隊友常戲謔我是籃球『黑洞』有入無出。」這匹野馬在大學時終於觸礁,跟隊友合不來,常自問︰「為何隊員不喜歡自己?為何他們不交波給我?」

後來遇到伯樂吳柱業教練提攜他,進身甲組大開眼界︰「職業球員的水平相近,要贏,便要考球隊戰略─即隊員之間的默契及高度合作。但這不容易,試想一隊籃球隊有十多名隊員,個個都有能力、有態度,充滿棱角,如何共處一個球場內各展所長?」打甲組的另一體會,便是教練的重要性,他強調︰「一個好的教練,可以令性格各異的球員走在一起,互相合作又不會妒忌。」

鍛煉無比意志

作為藝人要面對眾多壓力,最重要是忍耐和意志。Patrick便在籃球運動中鍛煉無比意志︰「那時要一星期七天、每天數小時苦練體能,做GYM、跑步、游水……若要打得好,還要付出額外時間練投籃、射波、盤球等動作,當然想過放棄,最後一一捱過。亦試過遇上挫折,如比賽時拗柴,為了贏波死忍,勒緊鞋帶、咬緊牙關打下去。」老套點說句,就是痛過才學懂堅忍︰「大學時是狀態最差的一段時間,狀態不及從前勇,取不到分,俗稱手風不順。何不放下身段做後備,製造機會給隊友入波?」他喜歡球星米高佐敦,因米高懂得在鋒芒畢露後抽身作隊員後盾。「五個人一隊波,每個崗位各有功能。別看後衞矮小,他的速度、控球和盤球能力往往比前鋒好。」難怪說球場像小社會。

減壓良伴

籃球對現在的Patrick來說,是最好的減壓良伴,無論返工多累也好,他一有時間便會落場︰「一來可以跟好友聯誼,二來籃球運動量高,落場分分秒秒都在跑,雖然很累,但是一種Refreshment。而且大量運動後往往睡得更好。」見他一身結實肌肉,沒半點肥肉,不用節食,絕對是籃球的功勞吧。

Patrick熱身小貼士

Patrick打波多年,對熱身很有一套。其提議如下︰

先作輕鬆緩步跑。

跑3至4圈後,可開始拉鬆肌肉、筋、骹位等。

最好預備20至30分鐘作熱身。

注意保暖,落場後才脫外套較好。

留意天氣寒冷時,需多一倍熱身時間。

Patrick受傷護理錦囊

不少球員如Patrick一樣身形高大,打波時容易失重心而拗柴,即時護理非常重要。

先用冷敷半小時,之後可每天敷幾次。

消腫後才開始熱敷。

若懷疑拉傷深層肌肉,需求診並徹底休息。

訓練理性EQ

打籃球除了可培養團隊精神、堅強忍耐、意志力頑強等正面的心理質素外,也可訓練理性、解決問題及情緒管理等能力。浸會大學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指出︰「籃球是一種體驗式學習。如比賽,球員要觀察及分析對手的優劣強弱,再從中決定用哪種戰略或攻勢,便是解決問題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跟性格各異的球員相處,便可學習到忍讓和他人磨合,是一種情緒訓練。有趣的是,我們一旦透過身體經驗獲得這些能力,永不忘記,一生受用。」在美國,有不少學校開展了籃球教育的課程,透過這種運動幫助一些愛惹事生非的少年,讓他們尋回自我並步向正途。

初學宜先Keep Fit

對都市人來說,打籃球絕對是方便且容易進行的減壓運動,雷雄德指出︰「打籃球需大量跑動,可增加血液循環,釋放大量能量和賀爾蒙,是減壓良方。」成年人初學宜先Keep Fit避免受傷︰「籃球是需要大量體能的運動。初學者可考慮先跑步及游水數周,待身體適應了一定運動量後,才開始輕度練習。最重要是找能力相若的對手一起玩,才能體會箇中樂趣。」

浸會大學體育系副教授 雷雄德

Popopo

曾兼任本地職業籃球員,Patrick在歷年訓練中培養了堅忍、意志力強、重團隊精神等正面特質。